[实用新型]一种地理教学用多功能地球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83203.X | 申请日: | 2013-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0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 发明(设计)人: | 韩景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景旭 | 
| 主分类号: | G09B27/08 | 分类号: | G09B27/0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理 教学 多功能 地球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球仪,适用于中学地理教学,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地理教学用多功能地球仪,属于教学用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球仪是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成地球的模型,是人们学习地理很好的工具,传统用于地理教学的地球仪虽外观大小有别,但主要都是由底座、支架、球体三部分组成,且球面是一张标有地理经纬度的世界地图,该地球仪在长期教学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现有的地球仪功能单一,只能够比较直观的查看地理位置,在地理课上只能够提供简单的平面展示作用,并不能直观地表达出地球自转的情况,对昼夜变化亦无法直观体现,不能够满足师生们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地理教学用多功能地球仪,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地球仪功能单一、教学效果差的缺陷,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地球仪后,具有功能多样、教学效果直观形象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理教学用多功能地球仪,包括底座、支架和球体,球体由支架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底座之间设有发条装置盒,发条装置盒内设置有发条装置,发条装置连接有发条手柄,发条手柄突出在发条装置盒的盒体外,发条装置的输出轴与球体相连接;
所述支架为闭合环状,支架上套接有移动光源,移动光源可沿地球仪经线方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所述地球仪设有发条装置,发条装置的输出轴与球体相连接,旋转发条装置的发条手柄,上满发条后松开手,球体可缓慢自转,同学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球的自转过程;支架上套接有移动光源,移动光源可沿地球仪经线方向滑动,形象生动地演示昼夜变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化抽象为具体,提供更为便利的教学条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球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发条装置盒,3-支架,4-球体,5-移动光源,6-发条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地理教学用多功能地球仪,包括底座1、支架3和球体4,球体4由支架3固定,支架3与底座1之间设有发条装置盒2,发条装置盒2内设置有发条装置,所述发条装置为公知技术常识,图中未进行标示,发条装置的发条手柄6突出在发条装置盒2的盒体外,发条装置的输出轴与球体4相连接,旋转发条手柄6,上满发条后松开手,球体4可缓慢自转,学生可直观地看到地球的自转过程;
支架3为闭合环状,支架3上套接有移动光源5,移动光源5可沿地球仪经线方向滑动,形象生动的演示昼夜变化。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景旭,未经韩景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32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弹杆的电池仓
 - 下一篇:一种停车位引导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