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肤外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2402.9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9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白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璐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 外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肤外翻器。
背景技术
腋臭小切口手术的做法通常为:小切口切开皮肤,游离皮下组织,然后将切开的皮肤外翻,接着修剪皮下毛囊,最后缝合皮肤,加压包扎。而手术过程中皮肤外翻的通常作法是医生用手将切开的皮肤进行外翻,这样用手进行外翻时切开的皮肤容易滑落,手术医生需要不断的重复外翻皮肤才能外翻成功,而重复次数多了也容易增加手术医生的手术情绪,增加手术时间,而且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可以帮助医生外翻皮肤的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帮助医生外翻切开腋下皮肤的工具。
一种皮肤外翻器,包括滚棒,滚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柄,滚棒的外层粘贴有双面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凸凹不平的纹理。
进一步地,在滚棒外侧沿滚棒轴向设置有起翻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肤外翻器,通过设置在滚棒上的双面胶层,实现了对腋下切开皮肤的成功外翻动作,从而减少了外翻切开皮肤的次数,从而减少了手术时间,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皮肤外翻器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皮肤外翻器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滚棒,2-手柄,11-双面胶层,12-起翻片,21-纹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皮肤外翻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皮肤外翻器包括:滚棒1及固定在滚棒1一侧的手柄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皮肤外翻器能够顺利将切开的皮肤粘住并翻开,本实用新型在滚棒1的外层粘贴了一层双面胶层11,由于现有技术的滚棒在其表面设有若干条纹线,当其表面粘贴双面胶层11后,粘贴双面胶层11也会呈现出相应的条纹。
使用时,手握住皮肤外翻器的手柄,然后将滚棒1放在腋下皮肤的切口处,让滚棒1上的双面胶层11粘住切开的皮肤切口,然后缓缓翻转手柄,使得滚棒1将粘住的切口皮肤慢慢向外翻开,再进行后续的修剪皮下毛囊的动作。
进一步地,为了在使用皮肤外翻器的时候,第一次就能够将皮肤切口翻开,本实用新型在滚棒1上沿着其轴向设置有起翻片12,该起翻片12作为翻开皮肤切口的起翻点,使用时,将皮肤外翻器的起翻片12对着皮肤切口,然后再缓缓将皮肤翻起。
为了保证医生在外翻皮肤时,手与手柄2之间不会产生滑动导致外翻失败,本实用新型在手柄2上设置了凸凹不平的纹理21来增大手与手柄2之间的摩擦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璐,未经白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24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