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健科用中风恢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1700.6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9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艳;李海鹰;崔育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艳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G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健 中风 恢复 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健科用中风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保健科主要针对退休干部、职工等群体,老年人居多,其涵盖了呼吸、心脑血管、消化、内分泌等多个科目,随着社会的发展,保健科已经从单纯的保健工作逐渐扩展到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但鉴于其病患群体的特殊性,很多器械和装置需要符合老年人的要求。例如,针对中风(脑卒中)的老年人,其中风后的恢复,需要经日常生活的训练,使患者尽快能独立生活。训练应由简到繁,由室内到室外,中风患者的日常锻炼,一般按下述步骤逐步扩大;1、垫操:让患者在垫子上学习如何来去移动,侧卧和坐起,渐延及起床、上下床等;2、拐杖平衡练习:学习和应用拐杖技巧,上下轮椅;3、自我护理训练:个人卫生、刷牙、洗脸、洗澡等;个人体表修饰、梳头、修面;上厕所或便器,大小便自我处理;就餐,穿、脱衣服;带手表、开灯、打电话、戴眼镜等;4、旅行活动:上下汽车及其它交通工具。恢复期训练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来讲非常重要。目的就是改肢体麻木障碍、语言不利等症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并降低脑中风的高复发率。尤其是在恢复肢体运动障碍方面更为显得突出。上述恢复训练的步骤中,拐杖平衡联系最重要,目前的给予中风患者用的拐杖,要么是普通的棍状,要么是支撑腋下的残疾人用拐杖,这种根本不适用于中风患者,为解决中风患者疲累后需就坐的问题,市面出现了在拐杖上加椅座的改进型拐杖,但是其结构很好的支撑中风患者。为解决这种技术问题,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撑开后固定稳固,利于中风老人的恢复训练,且具备座椅功能的一种保健科用中风恢复训练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撑开后固定稳固,利于中风老人的恢复训练,且具备座椅功能的一种保健科用中风恢复训练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健科用中风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和两组座椅架,其中,座椅架呈倒置的‘U’字形或‘V’字形,两组座椅架之间设置有座椅,座椅的一侧设置有椅背,座椅与座椅架、椅背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座椅架的一侧设置有扶手架,所述扶手架呈‘7’字形或‘L’字形,所述扶手架与所述座椅架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扶手架与座椅架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与扶手架,座椅架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座椅的下方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座椅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扶手架的上部与座椅、横梁之间彼此平行(具体为其所处的平面彼此平行)。
所述扶手架、所述座椅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锁定扣。所述万向轮用于推动本实用新型行走,所述锁定扣用于固定万向轮,将本实用新型锁紧固定在某处。
所述加强筋与扶手架的壁,座椅架的壁之间构成三角状结构,以增加稳固性。
扶手架的高度高于座椅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撑开后固定稳固,利于中风老人的恢复训练,且具备座椅功能,具体为:
本实用新型在的扶手架位于座椅架的一侧,其上部彼此平行,呈双杠状,在本实用新型的万向轮被锁定扣固定后,本实用新型即固定在地面上,可以通过扶手架的上部进行支撑,做恢复训练动作,在移动式,扳开锁定扣即可。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能够为中风老人提供舒适的休息座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万向轮 2、扶手架 3、紧固螺栓
4、加强筋 5、座椅架 6、座椅
7、椅背 8、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艳,未经王小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1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烫伤科用保温治疗床
- 下一篇:神经外科用托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