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腔根管治疗电子仿真实验教学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0701.9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7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贺维;冷卫东;罗志晓;胡孝丽;夏凌云;陈永吉;倪小兵;胡媛媛;刘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太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宋志雄 |
地址: | 442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 治疗 电子 仿真 实验教学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体牙制作的用于口腔医学根管治疗实验教学与练习的电子仿真模型装置,尤其是能以声光提示方式帮助操作者领会“落空感”和警告错误操作的实验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根管治疗是口腔临床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基本治疗操作之一。目前,多数的根管治疗实验教学还停留在图片加观看模型阶段,国内仅有少数院校引进了仿真头模系统或使用离体牙模型进行教学练习。使用离体牙进行实验练习可以高度接近临床操作环境,但由于操作空间狭小且多半都靠手感,教师无法直接指导,存在着学员操作的盲目性。比如:当操作者使用涡轮手机钻开髓室顶时会出现手感上的阻力突然减小或消失的情况,既所谓的“落空感”。由于学员精神紧张或经验不足,通常会忽略这一细小变化,这样以来,学员就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领会这种“落空感”。另外,初学者在操作时,由于对髓室高度估计不足,常常会钻穿髓室底到达后磨牙根分叉处或前牙的唇面;或者对弯曲根管的方向掌握不好,在根管预备时造成根管侧穿,当这些错误出现时学员无法及时发现,也得不到及时反馈,不能实现有效互动,教学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离体牙模型实验教学中学员操作的盲目性,实现有效的人机互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仿真实验教学模型装置,具体是本口腔根管治疗电子仿真实验教学模型,不仅能以声光提示方式帮助操作者领会涡轮手机钻开髓室顶及根管器械越过根尖孔时瞬间的“落空感”,而且能在器械超出正常工作范围时发出警告。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口腔根管治疗电子仿真实验教学模型,包括牙体,牙体分为髓室顶、 髓室腔、 髓室底、根管、根管壁、根尖孔,它将制备好的离体牙按牙列顺序排列固定浇筑在用树脂浇注成的马蹄形的模型底座上,其特征在于:在髓室腔的顶部、牙颈部表面、牙体根分叉表面、牙根表面和根尖区表面分别设有导电涂层,并从导电涂层接负极引有导线,并串联有LED和蜂鸣器,后再并联至低压直流电源,低压直流电源的另一端再连接有牙科涡轮手机或根管器械;导电涂层外设有绝缘层。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根管治疗中所用金属器械的的导电性,使用低压直流电路,将金属器械接正极,离体牙髓室腔的顶部、牙颈部表面、牙体根分叉表面、牙根表面和根尖区表面这些器械容易意外穿通的位置分别涂布一层导电涂层并分别接负极,最外层覆绝缘层,当器械穿过这些区域与导电涂层接触时形成不同的回路,回路上连接蜂鸣器及LED灯,可以以声、光形式提示或警告,整个模型装置材料来源广,结构简单,可以在根管治疗的实验教学中实现有效的人机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颗后磨牙牙体离体的剖面及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纵剖面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底座上的示意图及显示面板内电路图。
图中1是导电涂层 ,2是绝缘层,3是牙科涡轮手机,4是钻针,5是髓室顶,6是髓室腔 ,7是牙体 ,8是髓室底,9是根管,10是根管壁,11是根尖孔,12是根管器械,13是模型底座,14是导线,15是显示面板,16是制备好的离体牙,17是LED,18 是蜂鸣器、19是低压直流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2、3、4所示。
口腔根管治疗电子仿真实验教学模型,包括牙体7,牙体7分为髓室顶5、 髓室腔6、 髓室底8、根管9、根管壁10、根尖孔11,在髓室腔6的顶部、牙体7颈部表面、牙体7根分叉表面和牙体根管9表面分别设有导电涂层1,并从导电涂层1接负极引有导线14,并串联有LED17和蜂鸣器18,后再并联至低压直流电源19,低压直流电源19的另一端再连接有牙科涡轮手机3或根管器械12。导电涂层1外设有绝缘层2。
使用时将牙体7离体后磨牙消毒后,用片切轮自髓室腔6中部垂直于牙体7长轴的方向切开,去除牙髓,消毒、干燥。将上述制备好的离体牙16髓室顶5及牙体7表面用牙科酸蚀剂酸蚀后形成粗糙表面,涂布一层导电涂层1并按图1所示连接负极导线。沿原切开线将牙体7用牙科粘接剂粘接复位,髓室顶5导电涂层1连接的导线从切缝导槽中引出。
按图1所示将后磨牙牙体7表面的导电涂层1按图1所示髓室6外壁、根管9的根管壁10及根尖孔11周围3个区域用金刚砂针磨切分离开,使其相互独立,并在整个牙体7表面涂布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太和医院,未经十堰市太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07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