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0661.8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1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雷色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E05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永福路4***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升降 控制器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设施,特别涉及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下雨或洗车的时候,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经常会被水淋,控制器属于电器元件,一旦进水会造成损坏。常见的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线插及插座裸露,极易被水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防水结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防水结构,包括容纳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主机的外壳、设于外壳上的线插孔和容纳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线插的防水罩;线插孔的边沿与防水罩的边沿连接。
本实用新型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防水结构中的设于线插孔的防水罩罩住线插,使线插不处于裸露状态,同时对线插与线插插头起到防水的作用,进而防止水进入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主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线插孔与防水罩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由此,具有方便装卸线插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线插孔的外沿设有第一环形凹槽,防水罩的内沿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匹配的第一环形凸缘。由此,具有更好的防水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线插孔的外沿设有多个并列的第一环形凹槽,防水罩的内沿设有多个与第一环形凹槽匹配的第一环形凸缘,相邻的第一环形凹槽之间设有第二环形凸缘,相邻的第一环形凸缘之间设有与第二环形凸缘匹配的第二环形凹槽。由此,具有更好的防水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包括壳盖和通过可拆卸连接部与壳盖连接的壳底,线插孔设于壳底的底部。由此,具有便于安装和拆卸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主机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底的上沿设有环形凸台。由此,水从壳盖流下的时候,由于环形凸台的阻挡,水不至于由壳盖与壳底的缝隙流入主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形凸台的外沿设有防水圈。由此,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盖包括前盖和与前盖一体成形的后盖。由此,前盖与后盖之间不存在接缝,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水罩采用橡胶材质。由此,橡胶的弹性使防水罩与线插孔接触更紧密,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防水结构的结构。
如图1所示,该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防水结构包括容纳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主机的外壳1、设置在外壳1上的线插孔3和防水罩2。
外壳1用于容纳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主机,防水罩2用于容纳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线插。
外壳1包括壳盖11和通过可拆卸连接部33与壳盖11连接的壳底13,线插孔3开设在壳底13的底部中间。可拆卸连接部33可以是插扣、按扣或卡扣等。
壳盖11的下沿与壳底13的上沿之间设置了防水圈4。壳盖11包括前盖111和后盖112,前盖111与后盖112一体成形,没有接缝,水就不会从壳盖11进入主机。
线插孔3的边沿与防水罩2的边沿连接,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利用插扣、按扣、卡扣或螺栓等连接。
线插孔3的外沿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31,防水罩2的内沿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凹槽31匹配的第一环形凸缘21。
壳底13的上沿设置有环形凸台34,将防水圈4套在环形凸台34的外沿。
在本实施例中,防水罩2采用橡胶材质。使用的时候,将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主机放入壳盖11内,将壳底13的环形凸台34插入壳盖11的下端,防水圈4与壳盖11的下端边沿接触,通过插扣将壳底13与壳盖11连接。将防水罩2套住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线插,再将线插插入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主机上的插座,利用橡胶的弹性,拉开防水罩2的边沿,将防水罩2的内沿的第一环形凸缘21置于线插孔3的外沿的第一环形凹槽31内,可以防止水从接缝处进入车载升降窗控制器。
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水罩4也可以采用相互对称的公件和母件的形式。先将线插插入车载升降窗控制器的主机上的插座,然后将公件与母件套住线插插头,并将防水罩2的内沿的第一环形凸缘21置于线插孔3的外沿的第一环形凹槽31内,最后通过插扣、按扣、卡扣或螺栓等将公件和母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雷色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雷色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06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