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羊绒分梳用去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0339.5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9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荣;陈聊;李华;宋岩江;赵建勋;朱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荣昌绒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5/12 | 分类号: | D01G1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4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羊绒 分梳用去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山羊绒分梳用去杂装置,属于毛绒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在山羊绒加工过程中,山羊绒分梳过程的去杂是山羊绒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洗净绒中,除了细绒纤维之外,还含有大量的粗毛和杂质,因此必须经过分梳去杂机构去除,提取优质的无杂毛绒,供纺纱工序使用。一般分梳机中的去杂机构只是含有一道去杂单元,且仅仅是通过针布来进行分梳去杂,这样去杂效果不明显,从而影响了加工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多次分梳且去杂效果好的山羊绒分梳用去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山羊绒分梳用去杂装置,包括第一去杂单元和第二去杂单元;所述第一去杂单元后接第二去杂单元;所述第一去杂单元设置有前分梳转移辊和后分梳转移辊;所述前分梳转移辊和后分梳转移辊上包覆有金属针布;所述第二去粗单元依次设置有毛刷辊和刺毛辊;所述毛刷辊上间隔设置有硬毛刷和软毛刷。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针布后针到前针密度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去杂单元和第二去杂单元之间设置有传动带。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带上设置有软毛刺。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去杂单元后接第二去杂单元外围设置有隔离保护壳体。
再进一步地,所述的隔离保护壳体设置有传动带通过槽。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与现有技术,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去杂效果明显,首先通过第一去杂单元可初步去杂,减少杂毛及杂质;通过传动带能够很好地过滤掉羊绒上的杂毛;接着通过第二去杂单元能进一步去除杂毛,经过两次工序进行去除杂毛,有效提高羊绒产品的质量和提取率。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山羊绒分梳用去杂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1-第一去杂单元;2-第二去杂单元;3-前分梳转移辊;4-后分梳转移辊;5-金属针布;6-刺毛辊;7-传动带;8-毛刷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山羊绒分梳用去杂装置,包括第一去杂单元1和第二去杂单元2;所述第一去杂单元1后接第二去杂单元2;所述第一去杂单元1设置有前分梳转移辊3和后分梳转移辊4;所述前分梳转移辊3和后分梳转移辊4上包覆有金属针布5;所述第二去粗单元2依次设置有毛刷辊8和刺毛辊6;所述毛刷辊8上间隔设置有硬毛刷和软毛刷。
其中,所述金属针布5后针到前针密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去杂单元1和第二去杂单元2之间设置有传动带7;所述传动带7上设置有软毛刺;所述的第一去杂单元1后接第二去杂单元2外围设置有隔离保护壳体(未图示);所述的隔离保护壳体(未图示)设置有传动带通过槽(未图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去杂效果明显,首先通过第一去杂单元可初步去杂,减少杂毛及杂质;通过传动带能够很好地过滤掉羊绒上的杂毛和杂质;接着通过第二去杂单元能进一步去除杂毛,经过两次工序进行去除杂毛及杂质,有效提高羊绒产品的质量和提取率。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荣昌绒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夏荣昌绒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03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