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悬臂式浓硫酸液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0228.4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5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陈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50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悬臂 硫酸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输送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臂式浓硫酸液下泵。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浓硫酸液下泵在输送混有固体颗粒杂质的的浓硫酸介质工况中运行会出现以下问题:由于液下滑动轴承部分的衬套与轴套之间仅采用了间隙配合,虽然单边间隙近1mm,但是杂质还是容易进入到轴、衬套之间,导致衬套与轴套抱死,从而影响了整泵的运行;整泵在液上的轴承体部分设计的是一套滚动轴承支承,在上述的运行条件下,泵轴无法保持足够的刚性来承受此时的径向载荷和双向的轴向载荷,而使得整泵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从而缩短了整泵的使用寿命。因此,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在原有泵结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结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输送含有少量固体颗粒浓硫酸介质的轴向吸入径向剖分悬臂式液下离心泵,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用化程度较高,可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在衬套的内孔壁沿轴向设置有通槽;在角接触球轴承下方的轴承体套管的下开口处固定一副滚子轴承,且该滚子轴承与泵轴配合。
所述的衬套内孔壁上的通槽为圆弧槽,圆弧槽半径为6~8mm;轴承体套管的下开口所装的滚子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的浓硫酸液下泵结构相比,在输送含有杂质的浓硫酸介质时,杂质从可衬套的圆弧槽处通过,从而减少衬套与轴套抱死的现象;在轴承体部分除了使用一对角接触球轴承外,另外增加一个圆柱滚子轴承,实现双轴承支承轴的刚性设计,增大了承载能力,使得转子受力更为合理而能够运行平稳,就能够确保整泵的连续长期运行,减少了运行成本,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上轴承盖1、角接触球轴承2、轴承座3、轴4、圆柱滚子轴承5、下轴承盖6、密封盖7、底座8、密封体9、填料10、上接管11、下接管12、轴套13、衬套14、圆弧槽14.1、泵体15、叶轮16、泵盖17、叶轮螺母18、密封环19、弯管20、出液管21、底座22、出口管座23、出口法兰24、轴承体25、毡圈油封26、泵联轴器27、电机联轴器28、电机座2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为,在衬套14的内孔壁沿轴向设置有通槽,该通槽为圆弧槽14.1,其圆弧半径为6~8mm;在角接触球轴承2下方的轴承体25套管的下开口处固定一副圆柱滚子轴承5,且该圆柱滚子轴承5与轴4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过程为:1)将衬套14压入下接管12中; 2)密封环19分别装入泵盖17和泵体15;3)通过螺栓将上接管11固定在底座8上;4)将下接管12用螺栓联接在上接管11上,并与泵体15、泵盖17联接;5)将密封体9通过螺栓联接在上接管11上; 6)将圆柱滚子轴承5热装在轴4上; 7)装上轴承体25;8)装上轴承座3;9)将一对角接触球轴承2热装在轴4上;装上毡圈油封26、上轴承盖1和下轴承盖6; 10)将装配好的轴承体部件装配在底座8上;11)用螺栓联接弯管20与泵体15;12)装上出液管21,出口管座23和出口法兰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0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风叶吊扇
- 下一篇:发动机水冷结构总成、发动机和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