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分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0206.8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3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叶瑞俄;陈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74 | 分类号: | C01B17/7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50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分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制酸、硫铁矿制酸、硫磺制酸、105%发烟酸等制酸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酸器。
背景技术
分酸器是一种填料上部,将酸均匀的分布到填料的表面的一种塔内配件。分酸器在各种制酸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一般按其结构分有三种型式;管式分酸器、槽式分酸器和管槽式分酸器,而管式分酸因其结构简单、分酸点大、分布均匀、小孔流速稳定,安装和维修便捷而被广泛应用在相关的制酸领域。
目前分酸器的各主要零部件是由传统的铸造得到,铸铁分酸器有下述很多的不足之处:如由于考虑到分酸器的强度及后期的加工余量等要求,一般铸件的(主管件)壁厚都在15mm~25mm,壁厚增加了铸造、运输成本及材料的浪费;如铸件生产工序多、投料多,质量不稳定,废品率较高;如铸件焊接工艺性差,造成生产成本及用户现场处理困难;如分酸器的零件的通用性极差,基本上是非标产品,这样就需要做大量的模具,特别是分酸支管长短不一就要做很多相应的模具,铸造分酸支管属细长管,铸造和加工不便,一般都采用法兰连接来保证长度,这就会造成财力、物力、人力的浪费,又如分酸支管和堵头上必须加工出螺纹,采用螺纹连接,这也会增加分酸器的加工和维修成本。以上诸如此类的问题制约了铸铁分酸器的推广及其应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铸铁分酸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锈钢分酸器,其结构简洁,重量轻,现场安装、拆卸方便,便于维护和检修,可大大降低分酸器使用成本。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的由进酸管、进酸直管、弯管、三通管、分酸支管和分酸主管连接构成铸铁分酸器基础上,其特征是:进酸管、进酸直管、弯管和分酸主管的壁厚为8mm~10 mm,各管件的两连接端为焊接的法兰,各分酸支管采用单独一根直管连接在分酸主管上。
所述的分酸支管上的分酸点下限为43点/m2,分酸支管端部的堵头直接焊接在分酸支管上,分酸支管壁厚为4 mm~6 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管件由于采用不锈钢管件,壁厚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使得整体重量减轻,制造及安装更容易,并避免了在铸件上的一些铸造缺陷;不锈钢有很好的焊接性能,为制作不锈钢分酸器提供了条件,也为用户现场局部处理带来了便捷;管件通用性能高,避免了模具的相关问题,即可根据需要截取相应的长度,是制造更加容易,成本也得到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酸主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进酸管1、进酸直管2、弯管3、三通管4、分酸支管5、分酸主管6、法兰7、堵头8、焊缝9、分酸点10。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各图,本分酸器由进酸管1、进酸直管2、弯管3、三通管4、分酸支管5和分酸主管6连接构成,进酸管1、进酸直管2、弯管3和分酸主管6选用壁厚为8mm~10 mm的不锈钢管,各管件的两连法兰7连接方式采用焊接,管件之间通过螺栓将法兰7连接在一起。各分酸支管5可根据本分酸器的具体尺寸来下料,直接采用单独一根直管连接在分酸主管6上即可,因此可保证在分酸器有效的空间内分酸支管上有足够的分酸点10的布置,从而取得更好的制酸效果。所述的分酸支管5上的分酸点10下限为43点/m2,分酸支管5端部的堵头9直接焊接在分酸支管5上,分酸支管5壁厚为4 mm~6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02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