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9664.X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8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符岳衡;黄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模具中的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成型塑胶件产品时,随着熔融塑胶液的注入而使模腔中产生气体,该气体主要包括:模腔和浇注系统中所存在的空气,塑料原料中含有的水分在高温下蒸发所产生的水蒸气,高温下塑料分解所产生的气体和塑料中某些添加剂挥发所产生的气体。在注塑时,如果这些气体不能及时地从模腔中排出,则在成型产品时这些气体会在产品的表面产生气孔、气纹、空洞、烧焦、气泡等众多问题。
目前,模具中主要是利用排气片进行排气。请共同参阅图1、图2,图1绘示现有技术的一种排气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图1排气结构中的排气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现有技术的排气结构包括若干排气片10,该若干排气片10由定位销(图未示)连接在一起,并最终通过螺丝14固定于模具内。图2中所述排气片10上横向设有深度为0.5mm的第一排气槽11及纵向设有深度为0.05mm的第二排气槽12。于注塑成型产品时,气体可以通过第一排气槽11及第二排气槽12排出,所述排气片10上具有供定位销(图未示)串接用的定位销孔13。
然而,这种排气结构中的由于排气片10相互通过定位销(图未示)串接,若每个排气片10的加工公差为0.01mm,则以图1中26片排气片10为例,串接后最大可以达到累积公差为0.26mm,不能满足第二排气槽12的精度要求,从而造成生产过程中溢胶进而产生毛边的问题。同时采用该排气结构,在锁螺丝14的时候,由于是由多片排气片10组成,组立时不好装夹。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排气结构,以解决现有排气结构中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结构,该排气结构能够解决上述累积公差大、生产过程中易产生毛边且排气片组立困难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结构,应用于模具中,该排气结构包括:
本体,其上具有若干个排气片槽;
排气片,分别设于所述本体的排气片槽内。
可选的,所述本体上具有若干个螺丝孔,所述本体通过所述螺丝孔配合螺丝锁设于模具中。
可选的,所述排气结构还具有定位销,所述本体上具有定位穿孔,所述排气片上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穿孔位置对应,所述定位销穿设于所述定位穿孔及所述定位孔内。
可选的,所述排气片上具有挂台。
可选的,所述排气片上具有第一排气槽及第二排气槽,所述第二排气槽由所述第一排气槽的一侧延伸出,所述第一排气槽的深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排气槽的深度尺寸。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气槽的深度为0.5mm。
可选的,所述第二排气槽的深度为0.02mm。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结构,由于是将各排气片设于本体的排气片槽内,因此不会造成累积公差,避免在生产中产生毛边,同时本体和排气片长宽皆可做尺寸调整,可实现批量化生产,降低加工成本,组立配模及取出都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绘示现有技术的一种排气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图1排气结构中的排气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排气结构的正视图。
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排气结构的俯视图。
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排气结构的侧视图。
图6绘示图4中排气片的A-A向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共同参阅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排气结构的正视图、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排气结构的俯视图、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排气结构的侧视图、图6绘示图4中排气片的A-A向剖示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结构,应用于模具中,该排气结构包括:
本体20,其上具有若干个排气片槽21;
排气片22,分别设于所述本体20的排气片槽21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结构,由于是将各排气片22设于本体20的排气片槽21内,因此不会造成累积公差,避免在生产中产生毛边;同时本体20和排气片22长宽皆可做尺寸调整,可实现批量化生产,降低加工成本;再者由于是将镶件(排气片22)安装在本体20内之后,再进行配模,因此组立配模及取出都更加方便。
其中,所述本体20上具有若干个螺丝孔23(此处例如为两个),所述本体20通过所述螺丝孔23配合螺丝24锁设于模具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96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加热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设备的换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