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零待耗全保护遥控配电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9571.7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9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袁欲晓;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龙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H3/26;H02H3/20;H02H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待耗全 保护 遥控 配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配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以遥控接通和切断电源的、具有漏电、过压、过流保护的电源配电盒,主要用途是为已具备遥控功能的电器增加全遥控、全安全保护的功能,并实现零功耗待机。
背景技术
家庭影音设备包含的电器越来越多,出于安全考虑,电器都设有开手动电源开关。
为了避免逐台电器开关机的麻烦,使用者常把这些电器插接在同一个带开关的插线板上。
然而,生活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的潇洒人们,在电器使用完毕之后,仍然只使用遥控器关机——待机,不论白天黑夜,影音柜上的电视机、机顶盒、影碟机、功放机等等一直亮着指示灯。
处于待机状态的电器,一是存在安全隐患,二是不停地吞噬着宝贵的能源。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广大消费者特别是环保人士所认识,各国政府职能部门纷纷对待机功耗提出日益严格的强制标准,我国也不例外:2006年3月1日国家强制规定电视机的待机功耗小于9W,2009年后要求小于3W,而2012年后要求小于1W。
由于现代家庭影音设备越来越多器——机顶盒、影碟机、功放机……都处在待机状态,它们合计待机功率高达几十瓦。
例外,市场上带手动开关的插线板,因使用不方便而大多数情况下形同虚设;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开关即使关闭也并不安全,因为它们使用的是单极开关,只是切断了一条电源线,另一根电源线还与220V市电直接相连。
目前,市场上也有遥控开关,这些遥控开关不但价格高而且自身耗电大、使用单极断电甚至半导体器件断电,更没有其他安全保护功能,不但没有安全保障反而增加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漏电、过压、过流保护、可遥控实现全极接通和切断电源的遥控配电盒。
本创作的配电盒自身待机功耗仅9毫瓦(典型值),参照标准规范IEC62301第4.5条之规定:“(开关电源)低于5毫瓦待机功耗可视为零功耗”。 本专利的配电盒除开关电源以外还增加了需要耗电的遥控接收、解码和控制电路及全方位保护电路,故而相应定义为“遥控配电盒低于10毫瓦待机功耗可视为零功耗”,“零待耗全保护遥控配电盒”故此得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一并解决既有方案存在的不安全、不节能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及根据这个方案构建的极安全、极节能、极方便的零待耗全保护遥控配电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零待耗全保护遥控配电盒,包括市电输入连接器、多路市电输出连接器、外壳、安装在外壳内部的电路板组成;
所述内部的电路板由专利开关电源、漏电保护单元、遥控信号接收及学习解码单元、驱动及执行市电接通或切断的机构以及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单元组成,所述漏电保护单元、过流保护单元、过压保护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输入连接器相连,输出端与所述MCU单元相连;
所述遥控信号接收及学习解码单元由MCU、红外线接收器、手动开关、工作状态指示灯组成,所述手动开关为触摸开关或轻触开关,它为MCU提供手动开机关机指令,或者使MCU进入学习状态,红外线接收器则可以接受遥控器发出的开机关机指令;
所述驱动及执行市电接通或切断的机构由驱动晶体管和与所述驱动晶体管连接的继电器组成;
所述漏电保护单元由漏电传感器、漏电测试电路、比较驱动电路组成,漏电信号经比较鉴别,输出驱动电流,使MCU复位,继而驱动所述执行机构切断市电输出;
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由压敏半导体元件组成,当市电电压高于规定值,所述压敏半导体元件过压击穿,形成的电流被漏电传感器检测,通过所述漏电保护单元,继而切断市电输出。
所述过流保护电路由电流传感器,防干扰电路、比较驱动电路组成组成,当被控电器出现过流异常时,使MCU复位,继而驱动所述执行机构切断市电输出。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零待耗全保护遥控配电盒实现了漏电、过压、过流保护、遥控全极断电,且自身待机功耗典型值仅9毫瓦。
附图说明
图1是零待耗全保护遥控配电盒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接合附图对零待耗全保护遥控配电盒加以详细的说明。
先说明附图1中,各功能框的作用。
市电输入(1):通过转接器,连接220V市电电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龙,未经袁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95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自融表面覆冰雪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应急电源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