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爪型泵轴承动力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9308.8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4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胡玥;肖庆涛;崔雪莹;刘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沃德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爪型泵 轴承 动力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爪型泵轴承动力润滑装置,属于真空泵润滑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爪型泵是一种变容积干式真空泵,由装在泵体内的一对平行轴上的多级转子构成,轴端齿轮驱动同步反向运转。由于爪型泵在抽气过程中泵腔内不含油类等液体介质,清洁抽空,对被抽容器以及工作环境无污染,所以在半导体、电子、化工和制药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爪型泵运转过程中,轴承如关节,连接固定构件和运动构件,所以轴承的寿命直接影响着爪型泵安全稳定的运行。现在使用爪型泵过程中,一般需要人工通过油杯定时往轴承中挤入润滑油,如果操作人员疏忽,忘记定时加润滑油或者润滑油质量不好,将造成轴承温度过高而烧伤,滚道及滚动体上有回火色,严重的能导致保持架碎裂,爪型泵无法正常运转,进而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及时润滑轴承,提高轴承使用寿命的爪型泵轴承动力润滑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爪型泵轴承动力润滑装置,包括油箱,油箱顶部有下端盖,从动转子轴位于油箱和下端盖内一侧,从动转子轴上安装轴承和传动齿轮,从动转子轴上安装油泵叶轮,油泵叶轮位于轴承和传动齿轮之间,油泵叶轮外安装泵体,泵体侧壁上分别贯穿有吸油管道和出油管道,吸油管道进油端位于油箱底部,出油管道的出油口连接轴承润滑管道,轴承润滑管道对应轴承外圈定位套设置,泵体底部设置油泵压盖,油泵压盖和泵体紧固在下端盖底部。
传动齿轮转动可带动从动转子轴转动,从而带动油泵叶轮转动,油泵叶轮可将油箱中的润滑油通过吸油管道吸入泵体,润滑油从出油管道流出,通过轴承润滑管道流入轴承内,进行润滑,不用人为的按时注入润滑油,只要启动爪型泵,轴承即可得到润滑,也可避免另外加入质量较差的润滑油,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油泵压盖起到固定泵体的作用。
所述的泵体内设置偏心泵腔,油泵叶轮安装在偏心泵腔内,泵体右侧内壁与油泵叶轮相切,吸油管道和出油管道贯穿泵体右侧壁。泵体内部设置成偏心泵腔,结构简单,可利用油泵叶轮在偏心泵腔转动时形成的压力大小不同,实现对润滑油的吸入和压出,泵体右侧内壁与油泵叶轮相切,安装时,会产生0.1mm左右的侧隙,以防止油泵叶轮运转时与泵体摩擦,泵体左侧内壁与油泵叶轮形成月牙形空间,以便润滑油的进入和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爪型泵运作带动油泵叶轮运转,吸油管道就会从油箱吸油,最终排至轴承,不用定时给轴承加润滑油,避免了因人为疏忽忘记注入润滑油,或者因另外加入的润滑油质量不好造成的轴承的损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泵体和油泵叶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箱 2、下端盖 3、轴承 4、轴承外圈定位套 5、从动转子轴 6、油泵叶轮 7、泵体 8、轴承润滑管道 9、三通管 10、出油管道 11、油泵压盖 12、吸油管道 13、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爪型泵轴承动力润滑装置,包括油箱1,油箱1顶部有下端盖2,从动转子轴5位于油箱1和下端盖2内一侧,从动转子轴5上安装轴承3和传动齿轮13,轴承3顶部有轴承外圈定位套4,从动转子轴5上安装油泵叶轮6,油泵叶轮6位于轴承3和传动齿轮13之间,油泵叶轮6外安装泵体7,泵体7侧壁上分别贯穿有吸油管道12和出油管道10,吸油管道12进油端位于油箱1底部,出油管道10的出油口通过三通管9连接轴承润滑管道8,轴承润滑管道8对应轴承外圈定位套4设置,泵体7底部设置油泵压盖11,油泵压盖11和泵体7一起通过螺栓紧固在下端盖2底部。
泵体7内设置偏心泵腔,油泵叶轮6安装在偏心泵腔内,泵体7右侧内壁与油泵叶轮6相切,吸油管道12和出油管道10贯穿泵体7右侧壁。
使用时,从动转子轴5沿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转动时,带动油泵叶轮6一起转动,油泵叶轮6旋转过程中,和偏心泵腔之间的容积大小发生改变,造成泵体7吸油口真空度降低,油箱1中的油通过吸油管道12进入偏心泵腔,并随着油泵叶轮6的高速旋转,进入偏心泵腔的油经过出油管道10排出泵体7,经过三通管9分接后再通过轴承润滑管道8分别进入主动转子轴和从动转子轴中的轴承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沃德气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沃德气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93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