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拱顶砌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9243.7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7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彭强;付晓林;汲鸿昌;陈伟攀;赵文东;邱志峰;杨德才;叶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4 | 分类号: | F27D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孙恩源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顶 砌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拱顶砌筑结构。
背景技术
炉窑拱顶结构形式中,有许多是由耐火砖砌筑而成的球式拱顶,此类球式拱顶采用耐火砖逐层收缩砌筑而成。由于球式拱顶的形状特点,在砌筑球形结构时,耐火砖的自重下坠及铺底耐火泥浆的滑动作用下,耐火砖会发生滑动和坠落。故在拱顶每层耐火砖砌筑时、在锁口砖锁紧之前,必须保证每块耐火砖的位置准确,不滑动、不下溜或掉落。
传统的做法是在砌筑之前,根据需要砌筑的球式拱顶的半径来制作半球面形状的木拱胎,即利用与所需球式拱顶的球半径相同的木拱胎作支撑,木拱胎是半球壳状,耐火砖直接在木拱胎上表面砌筑即可。这样的方式固然支撑效果很好,但木拱胎的加工制作费时、材料耗费大、安装及拆除困难、并且木拱胎支设后拱顶空间狭窄,给砌筑操作及材料运输带来困难。另外,一旦砌筑完成,费时费力制作的木拱胎可能就不再被使用,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工序简便的拱顶砌筑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拱顶砌筑结构,包括砖面相邻的上层耐火砖和下层耐火砖,以及挂钩,所述挂钩由长臂、钩身和短臂共三部分依次连接构成,其中钩身与上层耐火砖的上表面紧贴,长臂与上层耐火砖和下层耐火砖的后口面紧贴且长臂长度大于上层耐火砖后口面的厚度,短臂与上层耐火砖的前口面紧贴。
进一步的是,长臂、钩身和短臂的横截面均是圆形。
进一步的是,长臂、钩身和短臂的横截面均是矩形。
进一步的是,所述挂钩的形状为“[”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砌筑好下层耐火砖并开始砌筑上层耐火砖时,将挂钩的钩身放置在上层耐火砖上,同时保证长臂将上、下层耐火砖的后口箍住,短臂将上层耐火砖的前口箍住。这样挂钩即可在下层耐火砖后口面的支撑下,将支撑力传递到短臂处并将上层耐火砖卡住,防止耐火砖的滑动和坠落,也保证了耐火砖砌筑时位置的准确度。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砌筑球拱形炉窑拱顶结构时,对耐火砖固定的砌筑工序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时的示意图。
图2是挂钩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下层耐火砖1、挂钩2、上层耐火砖3、长臂4、钩身5、短臂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拱顶砌筑结构,包括砖面相邻的上层耐火砖3和下层耐火砖1,以及挂钩2,所述挂钩2由长臂4、钩身5和短臂6共三部分依次连接构成,其中钩身5与上层耐火砖3的上表面紧贴,长臂4与上层耐火砖3和下层耐火砖1的后口面紧贴且长臂4长度大于上层耐火砖3后口面的厚度,短臂6与上层耐火砖3的前口面紧贴。
在实际砌筑拱顶时,是耐火砖逐层收缩砌筑而成。所使用的耐火砖,其后口(耐火砖朝向拱顶外侧侧面)的厚度会略大于前口(耐火砖朝向拱顶内侧侧面)的厚度,由此才可实现弧形的拱顶外形。在砌筑好下层耐火砖1并开始砌筑上层耐火砖3时,将挂钩2挂于上层耐火砖3上,由于长臂4与上层耐火砖3和下层耐火砖1的后口面紧贴且长臂4长度大于上层耐火砖3后口面的厚度,所以在上层耐火砖3出现有滑动趋势时,上层耐火砖3前口的短臂6可以将其箍住,而箍住所需的外力则来自下层耐火砖1传递到长臂4而来。
在实际使用中,完成一层耐火砖的砌筑后,可以将这一层的挂钩2取下,用于下一层耐火砖砌筑时使用。且只要以后使用相同规格的砌筑其它形状的拱顶,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挂钩2,实现了材料的循环利用。
为了简化挂钩2的制作,长臂4、钩身5和短臂6的横截面均是圆形。挂钩2在制作时,可以采用较多样的材料制作,但就最简单的制作方法,就是使用普通的圆钢直接折弯制作而成。以实际生产为例,采用φ10圆钢折弯出对应的长臂4、钩身5和短臂6即可,制作简单又实用。
基于相同的构思,长臂、钩身和短臂的横截面也可设计为矩形。只需用截面为矩形的钢材折弯制作出来即可。
为了在保证紧固上层耐火砖3的前提下简化挂钩2的结构,所述挂钩2的形状可以制作为“[”型,即长臂4和钩身5垂直,钩身5和短臂6垂直,这样的结构在折弯制作时也很简单,紧固效果也很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92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公路现金金库
- 下一篇:单/双子叶杂草识别喷药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