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极耦合双稳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9004.1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6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爱信雅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3/356 | 分类号: | H03K3/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双稳态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稳态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射极耦合双稳态电路。
背景技术
通常用射极耦合双稳态电路做整形电路,脉冲幅度甄别电路,示波器用它做闸门信号源等,但现有技术中的射极耦合双稳态电路常常出现回差现象,很难组成实用的程序控制电路,因此很难完美发挥双稳态触发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射极耦合双稳态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电源正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基极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双稳态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双稳态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射极耦合双稳态电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可避免出现回差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和电容C,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同时与电源正极、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同时与电容C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VT2基极同时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和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同时与电源的负极、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和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的第二端为双稳态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为双稳态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如图1所示:这种电路也有两个稳定状态。但它是用信号幅度来触发的。当输人信号小于某值时,电路处于第一三极管VT1截止、第二三极管VT2饱和状态;当输入端电压大于某值时,电路就翻转到另一个稳定状态,即第一三极管VT1饱和、第二三极管VT2截止,因此,它是一种快速比较开关电路,常用于信号幅度鉴别。它与集基藕合双稳态电路一样,具有强烈的正反馈特性,因此其翻转过程是很快的,且与输人信号变化速度无关,能产生边沿很陡的输出波形去可靠地触发其他开关电路。本实用新型又是很好的波形整形电路,广泛用于波形变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爱信雅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爱信雅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9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