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引增压式套管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8353.1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友;王秀会;王少波;孙乾;刘祥猛;万法伟;孙晓山;张蕊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套管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引增压式套管气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油田采油过程中产生的套管气。
背景技术
在油田原油开采中,油藏流体随着压力的降低,原油中的轻组分如甲烷、乙烷、丙烷等,会从套管与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挥发,形成套管气,在上部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气柱,迫使油井动液面下降,使油井有效生产压降降低,产能下降;一部分气体随液流进入抽油泵泵腔,占据一定的泵腔空间,影响泵效,严重时会发生“气锁”,使抽油泵无法工作。
由于油井套管气的产量不高,而且气压不稳定,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输气管线输送套管气,套管气无法得到有效回收和利用,一般是通过短管线将套管气引到安全地带燃烧或者直接将套管气排空处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出现了三种套管气回收的方法:一种是利用抽油机本身的动力驱动柱塞回收套管气,增压后输入井口管线;这种装置结构复杂,而且只适用于抽油机采油,不适用于潜油泵采油。另一种就是采用空压机装置,将套管气的压力增大、气液分离、有害气体处理后进入储气罐;这种方法投资大、维护管理费用高、耗电量也大,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没能得到推广应用。第三种方法是:将几个套管气连通起来,憋到一定压力后,通过单向阀连通器与油管相连;由于套管气的压力一般都低于油管内原油的压力,所以这种装置实际很少能起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射引增压式套管气回收装置,实现高效、便利的回收井口套管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整个装置包括射引器、气液混输泵、进液阀、出液阀、电动阀、进气阀、储气罐、气体压力传感器、气体流量计、电动阀、控制单元等,整体制作成撬装块。射引器的进液口通过输油软管、进液阀与油井出油管线上游相连,出液口与气液混输泵的入口相连;射引器的出口管线上设计有中间压力传感器,以方便观测射引器的工作状态;气液混输泵的进液口与射引器的出口相连,气液混输泵的出口通过输油软管、出液阀与油井出油管线的下游相连,出口处设计有出口压力传感器以观测气液混输泵的工作情况。射引器的进气口通过电动阀、气体流量计、储气罐、进气阀、输油软管等连接到井口套管气出口;储气罐上设计有多个进气口,可以同时连接到多个井口的套管气出口,以提高回收效率;储气罐的出口设有气体压力传感器。
撬装块上安装有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元件和显示元件,电动阀、气液混输泵、气体流量计、气体压力传感器、中间压力传感器、出口压力传感器等电器元件分别和控制单元的接口对应相连。
正常工作时,进液阀、出液阀都打开,当套管气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气体压力传感器传送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发出指令启动气液混输泵,延时打开电动阀;射引器内高速流动的液体把套管气吸引进来,混合后一起进入混输泵增压,然后输入油井出油管线,实现对套管气的回收。套管气被回收一段时间后,压力降低,低于一定值时,控制单元指令电动阀先关闭,延时关闭气液混输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套管气被回收,避免了因套管气燃烧或排空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浪费。本发明装置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成本,实现回收的精细化管理;套管气进入输油管线可以充气降粘,减少原油输送的动态粘度; 储气罐上设计有多个接口,可以同时收集多口油井的套管气,提高回收效率;整个装置做成橇块式,便于安装和运输,可以多块油区轮流回收,提高装置利用率。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油管线,2.控制单元,3.进液阀,4.输油软管,5.射引器,6.电动阀,7.气体流量计,8.气体压力传感器,9.储气罐,10.进气阀,11.进气软管,12.气液混输泵,13.中间压力传感器,14.出口压力传感器,15.出液阀,16.套管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83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工厂井间液压平衡抽油装置
- 下一篇:内燃机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