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空调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8058.6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8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娟;丁梦婷;李建林;林传喜;闻明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F24F5/00;F24F11/00;F25D23/12;F25B4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650033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空调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具有空气制热和制冷功能的新型空调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电冰箱已成为最常用的家庭电器之一。现有技术中冰箱通过压缩机的驱动、利用制冷剂和载冷剂低沸点特性,经过不断的物理循环,将冰箱内部各间室的热量吸收排出到周围空气中从而达到冰箱制冷的效果,这种压缩机式冰箱还存在体积较大、耗能较高等缺点,人们出行时不宜携带。同时,目前冰箱只具备单一的制冷功能,很多方面不能满足现代快节奏小空间的生活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制作、同时具有制冷和制热功能的新型空调冰箱,其通过直流电源供电、体积小且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空调冰箱,包括箱体、制冷系统、制热系统、控制电路和电源,所述控制电路由电源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由半导体制冷片组成半导体制冷电堆并将所述半导体电堆串/并联后构成,设置于所述箱体背部;所述制热系统包括散热片和风扇,所述散热片的一侧紧贴半导体制冷器安装,另一侧与所述风扇相连;所述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由所述控制电路控制。
其中,所述箱体上安装有一液晶显示器,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用于显示箱体内的温度。
其中,所述液晶显示器上设置有温度调节开关,以调节设置箱体的温度。
其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由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金属导体和绝缘陶瓷组成,所述P型半导体与所述N型半导体排列相接构成完整线路,上下由所述金属导体所包覆,所述绝缘陶瓷贴附于所述金属导体上。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AT89C52和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继电器,所述单片机AT89C52与所述温度传感器DS18B20通过单总线方式相连,所述单片机AT89C52通过所述继电器控制所述制冷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代替传统冰箱压缩机制冷技术,无需使用制冷剂和载冷剂就能达到冰箱制冷效果。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半导体制冷片属于电流换能型器件,具有精确控温、制冷制热速度快的特点,同时单片半导体制冷片功率较小,但组合成电堆,电堆串/并联组成制冷系统可达到较大功率,实现快速制冷。
3、本实用新型体积小、便于携带,可家居车载两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冰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冰箱的半导体制冷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冰箱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中:1-箱体,2-半导体制冷片,3-散热片,4-风扇,5-控制电路,6-电源,7-液晶显示器,8-开关,21-P型半导体,22-N型半导体,23-金属导体,24-绝缘陶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所作得任何变更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空调冰箱,包括箱体1、制冷系统、制热系统、控制电路5和电源6,所述控制电路由电源供电,所述制冷系统由半导体制冷片2组成半导体制冷电堆并将所述半导体电堆电堆串/并联后构成,设置于所述箱体1背部;所述制热系统包括散热片3和风扇4,所述散热片3的一侧紧贴制冷系统安装,另一侧与所述风扇4相连,所述散热片3和风扇4用于空调制热;所述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由所述控制电路5控制。在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一液晶显示器7,与所述控制电路5电性连接,用于显示箱体内的温度;所述液晶显示器7上设置有温度调节开关8,以调节设置箱体1内部的温度。
如图2所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由P型半导体21、N型半导体22、金属导体23和绝缘陶瓷24组成,所述P型半导体21与所述N型半导体22排列相接构成完整线路,上下由所述金属导体23所包覆,所述绝缘陶瓷24贴附于所述金属导体23上。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从而在冷端实现制冷功能,热端实现加热功能。
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AT89C52和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继电器,所述单片机AT89C52与所述温度传感器DS18B20通过单总线方式相连,所述单片机AT89C52通过所述继电器控制所述制冷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8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