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7898.0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2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温辉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辉祺;陈建任;温庭宽;刘慧苓 |
主分类号: | F16C19/50 | 分类号: | F16C19/50;F16C33/5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机构零组件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bearing)应用在机械结构中具有支撑旋转体的作用。主要是在机件相对一轴产生相对转动时,用来保持该轴的中心位置并控制转动的机件。已知轴承的种类多样,依照轴承结构中的滚动件的型态不同,而大致区分有滚珠轴承与滚针(柱)轴承,视应用场合的不同而被选择。其中的滚针(柱)轴承还包括有一种将滚动件斜摆的结构,目的在于利用滚针(柱)与轴承的轴心呈偏摆以解决该轴承的内、外环之间在X、Y方向上所存在偏量的问题,据以提高使用该轴承的机件与轴之间的配合稳定度。
虽然滚针(柱)呈斜摆的轴承可解决偏量问题,但因滚针(柱)本身的平行度及真圆度加工不易,导致滚针(柱)的制作成本增加,且该轴承在其内、外环之间所形成的滚槽为配合斜摆的滚针(柱)可顺利容置其中而增添加工制作的困难,为此容易衍生该滚槽与多数滚针(柱)之间结合精度有偏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可解决X、Y方向上偏量的问题,也不至于过度增加制作成本。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轴承包含有一内环、一外环与多个滚动件,该内环与该外环可相对转动,该些滚动件设置于该内环与该外环之间,该内环的外周面与该外环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一第一环形沟与一第二环形沟,该第一与第二环形沟并邻设置且分别定义有一第一圈线与一第二圈线,其中该第一圈线上的任一点相距该轴承的中心轴线距离为一第一半径,该第二圈线上的任一点相距该轴承的中心轴线距离为一第二半径,该第二半径大于该第一半径;该些滚动件为球形体且分布于各该环形沟中,并与该内环的外周面及该外环的内周面接触。
其中,该内环的外周面与该外环的内周面之间还形成有一第三环形沟,该第三环形沟邻设于该第二环形沟且定义有一第三圈线,该第三圈线上的任一点相距该轴承的中心轴线距离为一第三半径,该第三半径大于该第二半径,又该第三环形沟中设置有呈球形的滚动件。
其中,该内环的外周面具有一环形槽、一第一外接面与一第二外接面;该外环具有彼此贴设的一上外框与一下外框,该上外框的内周面设置有一第一内接面,该下外框沿其内周面设置有一第二内接面与一环形槽;其中该内环的环形槽与该上外框的部分第一内接面之间形成该第一环形沟;该内环的第一外接面及部分第二外接面、该上外框的部分第一内接面、该下外框的第二内接面之间形成该第二环形沟;该内环的部分第二外接面与该下外框的环形槽之间形成该第三环形沟。
其中,该内环具有彼此贴设的一上内框与一下内框,该上内框沿其外周面设置该环形槽与该第一外接面,该下内框的外周面设置该第二外接面。
其中,本实用新型轴承还包括有一定位环,该定位环设置于该第二环形沟中,且该定位环沿其环面设置有多个贯穿孔,每一贯穿孔供容置一个滚动件。
其中,本实用新型轴承还包括有一上环,该上环设置于该第一环形沟中,且该上环沿其环面设置有多个缺口,每一缺口供容置一个滚动件。
其中,本实用新型轴承还包括有一下环,该下环设置于该第三环形沟中,且该下环沿其环面设置有多个缺口,每一缺口供容置一个滚动件。
其中,位于该第二环形沟中的滚动件的直径大于位于该第一及第三环形沟中的滚动件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以球形体作为轴承的滚动件,具有制作容易的效果,且将多数滚动件以倾斜向排列,可解决X、Y方向上偏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轴承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2-2方向剖视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轴承结构中的上环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轴承结构中的定位环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轴承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0、200-轴承;
100A-第一环形沟;
100B-第二环形沟;
100C-第三环形沟;
10-内环;
12-上内框;12a-环形槽; 12b-第一外接面;
14-下内框;14a-第二外接面;16-螺栓;
20-外环;
22-上外框;22a-第一内接面; 24-下外框;
24a-环形槽;24b-第二内接面;26-螺栓;
30-滚动件;
40-上环;
42-缺口;
50-定位环;
52-贯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辉祺;陈建任;温庭宽;刘慧苓,未经温辉祺;陈建任;温庭宽;刘慧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7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盘固定装置
- 下一篇:具有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