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净水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7866.0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1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儒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四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D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进行净化处理的净水堡。
背景技术
专利CN202136865U公开了一种净水器,由进水口、滤芯器、出水口组成,其滤芯之间用管路相连接,滤芯采用可拆卸结构,而进水口是连接自来水,进水口处的一,二级滤芯内装有活性炭,三,四级滤芯内装有陶瓷滤芯,最后连接出水口。此结构的缺点在于,第一:由于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并没有设置便于连接的结构,使得它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简单的水管与自来水单独使用,使用范围有限;第二:滤芯耐冲击和抗压力仍有可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耐冲击力和抗压力强、应用广泛的净水堡。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净水堡,包括壳体,位于该壳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置于该壳体内的滤芯器,该进水口、滤芯器与出水口依次连通,所述滤芯器设有依次连通的三级滤芯,第一级滤芯为纤密精滤棉,第二级滤芯为活性炭纤维,第三级滤芯为超滤膜;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端口设有用于连接的4分外牙螺旋。
优选地,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壳体上端的中心处,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壳体上端的偏离中心处。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中间部分、外围部分及滞空部分,所述外围部分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第三级滤芯位于中间部分,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级滤芯与第二级滤芯分别位于中间部分的上层和下层, 所述第一级滤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滞空部分位于中间部分及外围部分的下方,连通中间部分与外围部分。
优选地,所述壳体由上盖和可容置所述支架的本体组成,所述支架可移出所述本体,所述支架卡接三级滤芯。
优选地,所述超滤膜为中空纤维超滤膜。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柱形壳体,其直径为7-15cm,高度为10-25cm。
由于采用三级滤芯,其中第三级滤芯为超滤膜,其膜表面孔径均匀,确保过滤精度持久稳定,其孔壁比小,耐冲击力和抗压力强。由于在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端口设有用于连接的4分外牙螺旋,使得它可以方便连接其他用水设备,如热水器、饮水器、空调等,通用于任何水管过滤水和野外吸水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一种净水堡,包括壳体1,位于该壳体上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3、以及置于该壳体内的滤芯器4,该进水口2、滤芯器4与出水口3依次连通,所述滤芯器4设有依次连通的三级滤芯,第一级滤芯41为纤密精滤棉,第二级滤芯42为活性炭纤维,第三级滤芯43为超滤膜。
优选地,第一级滤芯41为9.5微米纤密精滤棉,有效滤除细小固体悬浮物、残留泥沙、微生虫、铁石锈、胶体等固体杂质。滤芯孔径致密、均匀,外疏内密,保障了水流速度,层层阻压隔,确保水过滤效率最大化与洁净。
优选地,第二级滤芯42为立体活性炭纤维,有效滤除消毒副产物、腐殖质、铅、余氯、有机物、异味异色等物质,优化口感纤维微孔分布紧密,吸附面广,吸附速率高。活性炭纤维的微孔组成均匀细致,吸附路径短;纤维直径较细,增加了吸附接触面积。
优选地,第三级滤芯43为多层中空纤维超滤膜,有效截留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同时保留部分矿物质,其膜表面孔径均匀,确保过滤精度持久稳定,其孔壁比小,耐冲击力和抗压力强。
所述进水口2和出水口3的端口设有用于连接的4分外牙螺旋5。使得它可以方便连接其他用水设备,如热水器、饮水器、空调等,通用于任何水管过滤水和野外吸水器,应用广泛。
所述出水口3设置在壳体上端的中心处6,所述进水口2设置在壳体上端的偏离中心处。此位置结构进一步方便连接,而且方便以下结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四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四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7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
- 下一篇:避免产品露白的冲切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