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式电加热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77765.3 | 申请日: | 2013-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0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仔;刘团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光仔;刘团容 |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9/18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 地址: | 355000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加热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涉及一种管道式电加热模块,特别适用于足浴盆内水体的循环加热。
背景技术:
现有足浴盆产品方兴未艾,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具有自动加热和恒温功能,为泡脚者免除换水的烦恼。传统足浴盆的加热模块分为两种,其一是嵌入式电热板,其二为电热管;前者直接嵌入在盆内,电热板直接与水接触,达到加热水的目的;后者,即是利用水流经过电热管时,被加热。以上两种结构均采用铝合金为外壳,以陶瓷发热体为发热源,陶瓷发热体经绝缘纸包裹后嵌入在外壳的腔室中,以此将热量传导给铝合金外壳,再加热水流。由于只采取绝缘纸绝缘措施,易出现感应电,再者绝缘纸易于老化或者击穿,存在安全隐患;再者,陶瓷发热体随着温度升高,加热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尤其是管道式结构,发热体被夹设在流水管道的两侧,热传导效率低。如何改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电热管嵌入到管道中,直接加热流水的管道式电加热模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道式电加热模块,包括管道和电热管,其特征是电热管具有发热段和电极段,所述的发热段处于管道内,电极段穿过管道的管壁,并伸出管道外侧,供电源接入。电热管的发热段浸在管道的流水中,直接对流过的水体加热。
所述管道为铝质材料直接成型在电热管上,所述电热管的发热段外侧包裹有与管道壁连体的铝质层。形成二次包封,即使电热管击穿故障,也不会接触水体。
所述管道为铝质材料直接成型在电热管上,所述电热管的电极段与管道的管壁粘连或者具有水密封。
上述管道内壁和暴露在管道内的电热管外,均上有绝缘层。
所述电热管的外侧设有绝缘层,而后二次成型上管道。
所述处于管道内的电热管,至少发热段成螺旋结构,并在螺旋中心具有流水通道。使得发热段螺旋中心和外侧均与水体接触,增加热传导面积,且同等长度的管道,功率可做的更大。
所述处于管道内的电热管,至少发热段成波浪结构。
或者处于管道内的电热管,发热段成折返并行结构。均能达到提高功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紧凑、热效率高的特点;充分利用成熟的电热管技术,有机与管道结合,采用铝质材料,直接在电热管上二次成型管道,不但整体性好,也能对电热管发热段二次包封,提高安全性;再对管道内电热管结构进行螺旋、波浪或折返设计,可大大提高单位长度管道的功率。本实用新型适合所有流经管道的液体加热,尤其适合现行足浴盆上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管道式电加热模块立体示意图
图2管道式电加热模块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管道式电加热模块端面示意图
图4电热管为螺旋结构的电加热模块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电热管为螺旋结构的电加热模块端面示意图
图6电热管为折返结构的电加热模块局部剖面示意图
其中
1—管道 11—铝质层 2—电热管 21—发热段
22—电极段 3—温控器 4—流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和图3,管道式电加热模块,包括管道1和电热管2,该电热管2具有发热段21和电极段22,电极段22不发热以便安装或固定的设备上,这是现有技术的特征;所述的发热段21处于管道1内,管道1为铝质材料直接成型在电热管2上,在电热管2的发热段21外侧包裹有与管道壁连体的铝质层11,形成二次包封结构,可大大提高电热管2的安全性能;电极段22穿过管道1的管壁,并伸出管道1外侧,供电源接入。在所述管道1成型时,可直接成型有温控器3的安装位置,以便装配成品时安装温控器3。如图3的端面图,电热管2与管道1形成一月牙形流水通道4,以让水体流过,形成充分的热交换。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和图5,本实例中,处于管道1内的电热管2,至少发热段21成螺旋结构,并在螺旋中心具有流水通道4,而螺旋发热段21外侧依然保持与管道1间存在间隙,形成月牙形流水通道4,形成螺旋发热段21内外热交换通道。
在本实例中,管道1为铝质材料直接成型在电热管2上,电热管2的电极段21与管道1的管壁粘连或者具有水密封;管道1内壁和暴露在管道1内的电热管2外,均上有绝缘层,如绝缘漆,达到二次绝缘处理结构,可降低感应电产生。图中未画出绝缘层。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光仔;刘团容,未经刘光仔;刘团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7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电接点温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带电风扇的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