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导线遮蔽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7428.4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2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蓝剑;傅春涛;赵俊尉;张恒;倪森垚;郑武军;何伟彪;杨晓翔;黄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义县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2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导线 遮蔽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导线遮蔽罩。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导线遮蔽罩基本用于绝缘杆间接作业法(俗称地电位作业法)的带电作业(绝缘手套直接作业法也可以使用),由于为了方便采用绝缘杆安装,导线遮蔽罩是采用倒U形设计,致使,遮蔽罩下方是绝对的禁触区,而间接作业法该作业法作业者是在遮蔽罩下方作业,其作业每个动作都有碰触遮蔽罩下方的可能,从而该遮蔽罩对作业者本身根本是起不到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导线遮蔽罩存在的作业者在遮蔽罩下方作业时不安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导线遮蔽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导线遮蔽罩,包括导线遮蔽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遮蔽罩本体结构为卷筒型;还包括导线遮蔽罩挂圈,所述导线遮蔽罩挂圈安装在所述导线遮蔽罩本体的重心侧面。
进一步,所述导线遮蔽罩本体由可塑性较好的材料卷制而成。
进一步,所述导线遮蔽罩挂圈包括第一直线部、圆弧部和第二直线部,所述圆弧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部和第二直线部连接,且呈对称状。
本实用新型遮蔽罩改变了其特有形状,利用卷筒型设计解决了原先导线遮蔽罩下方不安全的状况,使下方作业者可以放心作业且导线遮蔽罩具有无限长度接续性能。支撑操作杆操作的挂圈,安装在了遮蔽罩的重心侧面(A面),方便于操作,而挂圈圆弧形设计,可以匹配适用于大多数绝缘操作杆,作业者可以使用简单的令克棒操作,解决了以往遮蔽罩需要特殊操作杆操作的尴尬局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塑性较好的材料制作,20kV交流耐压3分钟钟后无闪络、无击穿、无变形。10kV直流耐压试验中泄漏电流为1uA,20kV直流耐压试验时泄漏电流为10uA。符合10kV配网带电作业遮蔽罩使用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利用卷筒型设计解决了原先导线遮蔽罩下方不安全的状况,使下方作业者可以放心作业;同时,该新型导线遮蔽罩具有无限长度接续性能;
2、支撑操作杆操作的挂圈,安装在了遮蔽罩的重心侧面,方便于操作,而挂圈圆弧形设计,可以匹配适用于大多数绝缘操作杆,作业者可以使用简单的令克棒操作,解决了以往遮蔽罩需要特殊操作杆操作的尴尬局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线遮蔽罩本体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线遮蔽罩本体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线遮蔽罩本体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线遮蔽罩本体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线遮蔽罩本体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挂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致图6,新型导线遮蔽罩,包括导线遮蔽罩本体,所述导线遮蔽罩本体结构为卷筒型;还包括导线遮蔽罩挂圈,所述导线遮蔽罩挂圈安装在所述导线遮蔽罩本体的重心侧面。
进一步,所述导线遮蔽罩本体由可塑性较好的材料卷制而成。
进一步,所述导线遮蔽罩挂圈包括第一直线部1、圆弧部2和第二直线部3,所述圆弧部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部1和第二直线部3连接,且呈对称状。
本实用新型遮蔽罩改变了其特有形状,利用卷筒型设计解决了原先导线遮蔽罩下方不安全的状况,使下方作业者可以放心作业且导线遮蔽罩具有无限长度接续性能。支撑操作杆操作的挂圈,安装在了遮蔽罩的重心侧面(A面),方便于操作,而挂圈圆弧形设计,可以匹配适用于大多数绝缘操作杆,作业者可以使用简单的令克棒操作,解决了以往遮蔽罩需要特殊操作杆操作的尴尬局面。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义县供电局,未经武义县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74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