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7324.3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5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忠;张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福忠 |
主分类号: | F24B1/00 | 分类号: | F24B1/00;C10J3/20;C10J3/32;C10J3/72;C10J3/7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028015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化炉。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的合理利用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的重视,气化炉作为一种能源再利用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产品中,气化炉使用时,经常出现其内部在缺氧燃烧时燃料的底部烧空后不能使燃料下落并压实,导致产生的燃气变少,从而进入燃气管的燃气的浓度不足,使气化炉的灶头出现熄火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化炉,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气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压料轴,所述压料轴上设有压料爪,所述压料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炉体且与所述炉体转动连接,所述压料轴穿出所述炉体的一端连接有压料手柄。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气化炉,炉体内的燃料烧空后,使得火焰变弱,通过来回压动压料手柄带动压料轴,压料轴上的压料爪搅动燃料,带动燃料下落,且将底部的燃料压实,可以持续产生燃气,避免了熄火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气化炉灶头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炉体;2、一次配风开关;3、炉底;4、燃气出口;5、压料轴;6、燃气管;7、下燃烧室;8、二次配风下主体;9、二次配风开关;10、二次配风道;11、灶头燃气管;12、二次配风管;13、可旋转配风上主体;14、燃气管清理口;15、聚热翅片;16、检修口;17、出水口;18、水套;19、灶头;20、散热翅片;21、灶口盖;22、灶口;23、烟筒;24、上燃烧室;25、加料口;26、加料口盖;27、隔板;28、压料手柄;29、压料爪;31、进水口;32、一次配风通道;33、一次配风孔;34、落灰口;35、掏灰口;36、落灰室;37、环形隔板;39、配风管;40、风机;60、压火帽;61、燃气分流柱;62、灶头燃烧室;63、燃气螺旋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气化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设有压料轴5,压料轴5上设有压料爪29,压料轴5的一端穿过炉体1且与炉体1转动连接,压料轴5穿出炉体1的一端连接有压料手柄28。
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气化炉,炉体1内的燃料烧空后,使得火焰变弱,通过来回压动压料手柄28带动压料轴5,压料轴5上的压料爪29搅动燃料,带动燃料下落,且将底部的燃料压实,可以持续产生燃气,避免了熄火现象的发生。
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气化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设有压料轴5,压料轴5上设有压料爪29,压料轴5的一端穿过炉体1且与炉体1转动连接,压料轴5穿出炉体1的一端连接有压料手柄28。
炉体1内通过隔板27分隔为上燃烧室24和下燃烧室7,压料轴5位于下燃烧室7内,上燃烧室24顶部的一侧设有灶口22,灶口22上设有灶口盖21,隔板27上设有加料口25,加料口25上设有加料口盖26,加料口25与灶口22相对设置,灶口22的一侧设有烟筒23。上燃烧室24顶部一侧设有检修口16。
下燃烧室7的底部设有呈漏斗状的炉底3,炉底3的底部设有环形隔板37,环形隔板37的上表面、炉底3的外侧面及炉体1的内侧面共同围成一次配风通道32,炉底3上设有用于连通一次配风通道32和下燃烧室7的一次配风孔33。隔板27穿接有二次配风下主体8,使二次配风下主体8的一部分位于上燃烧室24内,另一部分位于下燃烧室7内;二次配风下主体8的顶部连接有可旋转配风上主体13;二次配风下主体8与可旋转配风上主体13内套接有燃气管6,燃气管6的顶端的侧壁上连接有灶头燃气管11,燃气管6的底端设于下燃烧室7内,底端为燃气出口4,可旋转配风上主体13上连接有包裹灶头燃气管11的二次配风管12,二次配风管12及灶头燃气管11远离燃气管6的一端连接有灶头19。可旋转配风上主体13与二次配风下主体8为转动连接。一次配风通道32与二次配风下主体8分别连接有用于连接风机40的配风管39,配风管39穿出炉体1,配风管39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一次配风通道32、二次配风下主体8的一次配风开关2和二次配风开关9。
炉体1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水套18,上燃烧室24的内层上设有通过灶头19燃烧的聚热翅片15,水套18上设有与聚热翅片15相配合的散热翅片20,上燃烧室24顶部的外层上设有出水口17,下燃烧室7一侧的外层上设有进水口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福忠,未经周福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7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