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饰性玻璃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7045.7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2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波 |
主分类号: | B44C5/04 | 分类号: | B44C5/04;B32B15/04;B32B17/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25001 辽宁省葫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性 玻璃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与玻璃的非熔化法接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装饰性的玻璃板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装饰性板材有木类及贴面类装饰板、金属装饰板,以及装饰玻璃板材。其中,木类及贴面类装饰板,虽然装饰性好,但由于树木资源非常有限,并不环保,而且在耐潮湿和防火消防性能方面表现也较差。而常见的金属装饰板,如彩印铝塑板材,安全性好,但装饰性单调不够华丽,且隔热效果差。在板材装饰领域,最常被使用的是装饰玻璃板材,其优点是华丽多彩、装饰性好,但存在的缺点是:易破碎,及安全性低,因此作为板材在大面积且广泛使用上受到限制。而常见的安全玻璃则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很难低成本地做到将其装饰性提高到高水准的艺术层面上,也不适宜作为装饰性板材,大面积且广泛,并能可靠地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防火耐潮湿、稳定牢固、安全性好,且在长期使用中也不会损伤图案层的装饰性玻璃板材。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玻璃板材层,其结构要点是:玻璃板材层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图案层和金属层,在图案层与玻璃板材层,以及金属层之间分别设置有热熔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图案层是将纸或织物、树脂膜类材料PVC膜或PET膜,胶接于金属箔或金属板上,并采用印刷、绘画、雕刻方法制作图案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层采用金属箔或金属板,而优选为铝箔或铝板,铝箔或铝板厚度为0.1-2.0mm或依实际应用而定;其中,铝箔中以0.3mm、铝板中以2.0mm的厚度为安全、稳固效果和成本的性价比最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装饰性玻璃板材由玻璃板材层、图案层和金属层,并其间用热熔胶固定;可见,结构简单。
(2)成本低:较常见的安全玻璃,本实用新型的装饰性玻璃板材采用了常规的材料,结构简单,工艺简捷,因此制造成本低,便于大面积使用以及大范围推广应用。
(3)防火、耐潮湿:由于本实用新型装饰性玻璃板材的最外两侧为玻璃板材层和金属层,而构成两层的材质为玻璃和金属,它们都具有良好的防火、耐潮湿的特点。
(4)稳定牢固、安全性好:由于本实用新型安全玻璃板材的基础层为金属板或金属箔,金属板或金属箔具有良好的刚性,板材较普通玻璃的耐抗冲击能力大大增强;图案层与热熔胶层则具有良好的塑性,有利于吸附并扩散外力对板材的冲击;因此,即使是玻璃板材层破碎,本实用新型的装饰性玻璃板材依然为一整体,不会破散。
(5)不易损伤图案层:图案层位于玻璃板材层和金属层之间,故不会被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玻璃板材层、2为热熔胶层、3为图案层、4为金属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玻璃板材层1,玻璃板材层1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图案层3和金属层4,在图案层3与玻璃板材层1,以及金属层4分别设置有热熔胶层2。
所述图案层3是纸、织物、PVC膜或PET膜。
所述金属层4采用金属箔或金属板,而优选为铝箔或铝板,铝箔或铝板厚度为0.1-2.0mm。
本实用新型装饰性安全玻璃的制造方法是:首先,将纸或织物、树脂膜类材料PVC膜或PET膜,胶接于金属箔或金属板的金属层4上。然后,采用印刷、绘画、雕刻方法将其制作成图案层3。最后,将玻璃板材层1胶接于图案层3上,制成本实用新型的装饰性玻璃板材。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装饰性玻璃板材的裁割,同普通玻璃裁割;裁割掰片后,再用刀,由玻璃断开处划断金属层4,即可。
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波,未经陈文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7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