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浮码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6968.0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杨德山;唐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码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供船舶停靠的码头,具体地说是一种气囊与浮箱结合的组合式浮码头,属于港口码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航运业发达,海岸线漫长,大中型船舶必须在码头靠泊才能进行装卸货和人员上下,现有的码头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码头,另一种是浮码头,但是现有的这两种码头普遍存在的缺点是建设时间长,建造费用高,安装拆卸不方便,因此给码头的装卸和人员的通过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建造成本低,能够根据需要随时搭建和撤除,机动灵活的可供船舶停靠的码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建造成本低,特别适用于海岸区域浮码头的临时搭建的组合式浮码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浮码头,包括作为码头平台的浮箱,浮箱通过定位锚在水中进行定位,浮箱的侧边上有并排排列的气囊,气囊与位于气囊上方的硬质路面连接构成连接码头平台和岸边的通行路面。
所述浮箱设置有多个,相邻的浮箱之间通过刚性连接件连接。
所述气囊包括一个气囊密封体,气囊密封体的端部设置有充排气口,气囊密封体通过连接端和硬质路面进行连接。
所述连接端是连接在气囊密封体外壁上的柔性裙边结构,裙边结构的端部设置有与硬质路面连接的搭扣。
所述硬质路面与浮箱之间通过铰接连接。
所述硬质路面设置成多段,每段硬质路面下方设置两个气囊,多段硬质路面通过柔性铰接接头连接形成从码头平台到岸边的通行路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设置的浮箱以及浮箱的侧边上并排排列的气囊,气囊与位于气囊上方的硬质路面连接构成连接码头平台和岸边的浮码头通道,使浮箱作为码头主体,浮箱组成的码头平台通过抛锚定位,确保船舶顺利停靠;充气的气囊漂浮于水面为硬质路面提供浮力以漂浮于水面之上,并拓展形成由码头主体到岸的通道,由此设置,搭建方便快捷,且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快速撤收;且搭建成本低,机动性也强,特别适用于海岸区域浮码头的临时快速搭建,且撤除方便,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浮码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浮码头中的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浮码头中气囊与硬质路面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浮码头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浮码头,包括作为码头平台的浮箱1,浮箱1设置有多个,相邻的多个浮箱1之间通过刚性连接件连接形成一定承载面积的码头平台,浮箱的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实用新型不对浮箱的具体数量作限定;码头平台周边的浮箱1通过抛于水中的定位锚2在水中进行定位,浮箱1的侧边上有并排排列的气囊3,气囊充气后产生浮力使硬质路面漂浮于水面之上,如图2所示,气囊3包括一个气囊密封体6,气囊密封体6的端部设置有充排气口7,气囊密封体6充气后可为圆柱形,气囊密封体6通过连接端8和硬质路面4进行连接,由此使气囊3与位于气囊上方的硬质路面4连接构成连接码头平台和岸边的浮码头通道,硬质路面4与浮箱1之间通过铰接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端8是连接在气囊密封体6外壁上的柔性裙边结构,裙边结构的端部设置有与硬质路面4连接的搭扣,裙边通过搭扣连接与硬质路面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搭建,如图3所示,硬质路面可以采用模块单元组合式结构,硬质路面设置成多段,每段硬质路面下方设置两个气囊,气囊充气后漂浮于水面,为路面提供浮力,多段硬质路面通过柔性铰接接头连接形成一定距离的通道,即形成可以从码头平台到岸边的通行路面;通道一端与岸边相连,另一端与浮码头相连,构成完整的浮码头,船舶靠泊浮码头,车辆或人员通过码头平台、通行路面上下船舶。
搭建后,采用浮箱作为码头的主体结构,而连接码头与岸边的通道则采用附带充气气囊的硬质路面结构,气囊的作用是充气后漂浮于水面为硬质路面提供浮力,以构筑由码头到岸边的通道;硬质路面可以采用模块式单元结构,单元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连接以进行拓展构成通行路面;浮码头撤除时,先对气囊排气,再收拢存放,节省空间,并可将气囊与硬质路面的单元模块置于浮箱1中,浮箱尺寸可为标准的集装箱尺寸,从而可进行集装化运输,总体结构重量轻,搭建撤除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69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驾驶杆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自行车中的车把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