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拆卸的螺栓式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6924.8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5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先凯;徐伟;陈新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通特种工程塑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7/02 | 分类号: | B28C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拆卸 螺栓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装置,具体涉及便于拆卸的螺栓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搅拌车是建筑领域常用的设备,用以运送建筑用的混凝土专用车,也常被称为田螺车。这类卡车上都装置有圆筒型的搅拌筒以运载混合后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会始终保持搅拌筒转动,以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运送完混凝土后, 通常都会用水冲洗下料斗内部, 防止硬化的混凝土占用空间, 使搅拌筒的容积越来越少。由于混凝土很容易凝固,需要在搅拌筒里不断搅拌,使用混凝土时,都是需要使用多少就在搅拌车内取多少。而搅拌车一次运输的量都是比较多的,当取用到一定程度以后取料极不方便,如果直接用手搬动费时费力还极不方便,也不容易控制角度以达到最好的取料方向。现有的帮助省力取料的装置主要通过拼接式结构来实现,包括转动部分和联动部分,之间通过一个连接件组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在长期的转动过程中,连接组件很容易坏掉并且该种结构不能承受太重的力量。该装置是直接安装在下料斗外壁上,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很容易损坏下料斗外壁,造成混凝土的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便于拆卸的螺栓式调节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调节装置容易损坏,承重力不强,容易损坏下料斗外壁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螺栓式调节装置,包括支撑轴、套筒、螺栓和紧固板,所述的套筒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套筒穿孔,所述的支撑轴一端插入套筒内,另一端与紧固板连接,在支撑轴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支撑轴穿孔,所述的螺栓穿过套筒穿孔和支撑轴穿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紧固板上还设置有相应的夹缝,支撑轴位于夹缝中,支撑轴和紧固板之间通过螺丝固定。
所述的所有的套筒穿孔大小相等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所有的支撑轴穿孔大小相等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相邻两个套筒穿孔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支撑轴穿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的套筒外壁上还设置有连接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支撑轴不是直接安装在下料斗外壁上,而是与紧固板连接,然后把紧固板固定在下料斗外壁上,紧固板的接触面积相对于支撑轴直接连接在下料斗外壁上的面积增大,固定效果更好,在更换时也不用更换与下料斗壁固定的紧固板,只需更换连接在紧固板上的支撑轴即可,下料斗外壁避免被损坏。
2、 该装置是通过改变支撑轴的长度以达到改变下料斗角度的目的,当下料斗调节到合适的角度以后,我们将螺栓插入连通的套筒穿孔和支撑轴穿孔之中,然后将螺栓底部用螺帽固定,这样一来不但有效的调节了角度,省去中间的连接件,承重效果更佳,调节装置还不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支撑轴;2、套筒;3、连接件;4、螺栓;5、套筒穿孔;6、支撑轴穿孔;7、紧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轴1、套筒2、螺栓4和紧固板7,套筒2外壁上还设置有连接件3。其中的套筒2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套筒穿孔5,所有的套筒穿孔5大小相等且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中的支撑轴1一端插入套筒2内,另一端与紧固板7连接,在支撑轴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支撑轴穿孔6,所述的螺栓4穿过套筒穿孔5和支撑轴穿孔6,所有的支撑轴穿孔6大小相等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个套筒穿孔5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支撑轴穿孔6之间的间距相等。紧固板7上还设置有相应的夹缝,支撑轴1位于夹缝中,支撑轴1和紧固板7之间通过螺丝固定。
首先把紧固板固定在下料斗壁上,然后把套筒上的连接件与对应的部件连接,最后把支撑轴的伸入或伸出端固定在紧固板上的夹缝中,这样以后就可以对支撑轴长度的调节,螺栓固定的方式来实现下料斗角度的变化。此时的螺栓起到限定支撑轴长度和固定的作用,同时还保证了该装置有更好的承重能力,结构简单方便。当支撑轴出现问题时,也不用更换与下料斗连接的紧固板,只需更换与紧固板连接的支撑轴就可以,避免长期扳动下料斗壁,造成下料斗壁的损坏,实用性更强。
如上所述便可实现该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通特种工程塑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通特种工程塑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69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