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动式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6199.4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8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潘龙;李龙海;王程程;沈勇林;宗媛;张媛媛;梁永祥;王启军;朱雅宁;赵富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C02F1/463;C02F3/28;C02F3/08;C02F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2111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 废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的装置,尤其适合于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含磷或重金属离子废水的预处理。
背景技术
对于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需要通过预处理去除难降解物或提高其可生化性。若水解酸化效果不明显,则需要前置更强的物化处理设施。电化学是一种重要的预处理方法。
微电解属于电化学中的内电解,是一种集电解、混凝、电絮凝、吸附等多种物理、化学作用于一体的废水处理方法。微电解材料本身是电解电极,其电极电位取决于废水及其组分,电极材料表面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多种可能的途径,并且受制于电解液(废水)的pH。从金属腐蚀学的角度看,电极材料溶解到电解液后的终态可以根据电位—pH图进行预判。废水中的污染物不仅可以在电解材料的表面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或被电极反应产物氧化还原转变成无害物或易于后续微生物降解的产物,而且可以被电解材料溶解到废水后形成的终态产物吸附,包括污染物反应产物,通过混凝、絮凝沉降分离出废水。
铁碳微电解更适合于处理偏酸性的废水,电极反应生成的新生态H,Fe2+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可使难降解的环状或带有不饱和键的有机污染物断链,生成相对易降解的有机物。新生态的Fe2+具有吸附混凝活性,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胶体物质,对废水中的磷酸根也有较高的吸附去除效率。仍有其它材料配对的微电解,如铝碳、铜铁,这些配对适合于pH更宽泛的废水,有效处理的污染物也不相同。
微电解材料工作过程中会消耗自身,表面附着固体物,导致处理效果下降。严重的会产生结块、堵塞问题。已有一些专利,如中国专利号03206783.6公开了“连续流强化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中国专利号200520072494.0公开了“滚动卧式微电解催化氧化反应器”、中国专利号200520072494.0公开了“滚筒式微电解反应装置及其水处理方法”等,应用于废水处理。基于这些装置建立的滚筒式微电解水处理方法,很好地解决了铁炭固定床的板结堵塞等问题。但是,应对复杂的废水组分在单一装置中仍不能够提供多种微电解材料协同处理的条件,并且需要滚筒驱动以外的动力源及部件实现废水的曝气充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充分搅拌废水,而且可以同时进行充氧,滚筒内可以填充微电解材料,实现电化学和物理处理过程,并能阻止结块和堵塞的转动式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转动式废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容器,在所述容器内设有转轴,在所述转轴一端设有一以所述转轴为轴心的带齿的转盘,在所述转盘上设有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的两组滚筒,在所述滚筒上设有细缝,在所述容器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链条与所述转盘连接,在安装所述驱动装置的容器侧壁上设有出水管和排泥管,在所述容器对应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进水管和放空管。
所述转盘为一个或两个。
所述转盘为两个,分别设在转轴的两端。
在所述转盘之间设有刮板。
所述刮板成对设置。
所述滚筒共为12个,分成内外两组,以所述转轴为中心均匀呈圆周分布。
在所述外组每两个滚筒之间设有充氧滚筒。
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容器侧壁的上部,所述排泥管设置在所述容器侧壁的下部。
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容器侧壁的上部,所述放空管设置在所述容器侧壁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滚筒两端的转盘至少有一个可以打开便于装卸填料,滚筒壁上设若干缝隙或细孔,细小到足以阻止细颗粒填料漏出的程度,且允许废水进出,原则上,缝隙或细孔的数量越多越好,但是不能影响滚筒壁承载填料所需要的强度,可以用加强筋的方法保证滚筒承载填料的能力;需要滚筒对液体曝气时,圆周向或轴向开设的缝隙宜集中在整个滚筒圆周面某个局部,分布的最大径向角度不超过90°,兼顾滚筒携带气体到液面下的位置与气体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61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料机收尘管道
- 下一篇:一种荧光灯罩式LED白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