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薄膜张力放卷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5537.2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7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洲泰轻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188 | 分类号: | B65H23/188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陈贞健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薄膜 张力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薄膜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薄膜张力放卷控制装置。
技术背景
在对双层塑料薄膜进行传输加工时,通常需要对上、下层塑料薄膜分别传输。塑料薄膜在各传输辊之间传送时,进膜辊的速度同出膜辊的速度存在差异,由于薄膜弹性的缘故会产生张力。通常会采取在不影响薄膜质量的情况下,通过三联张力滚筒垂直上下运动的方法来调节塑料薄膜张力(参见说明书附图1),但是薄膜性能存在差异,因此该方法存在一定弊端。
传统传输方式大多采用三联张力滚筒对上、下层薄膜进行传输。首先,上片塑料薄膜和下片塑料薄膜,分别经由过渡辊筒,再通过三联张力滚筒,最后由牵引橡胶辊拖动向前。三联张力滚筒在电机的牵引下实现张力的调整,其运动轨迹为垂直上下。但采用三联张力滚筒进行塑料薄膜张力的调整有以下缺点:1)薄膜易左、右跑偏;2)张力在高速状态下,反应不灵敏,张力突变现象严重;3)整体运转速度低;4)容易发热、故障率高,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传统技术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塑料薄膜张力放卷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薄膜张力放卷控制装置,包括过渡滚筒组和张力控制机构,所述张力控制机构包括上、下层薄膜控制部件,在这二部件中均设置有一个由摆臂滚筒、摆臂、支撑杆和曲拐组成的四联杆机构,二个四联杆机构间由螺杆构造的联动杆同步操控;
在上层薄膜控制部件中,与摆臂反向运动方向设置一由调偏滚筒和调偏板构成的阻尼部件;
在下层薄膜控制部件中,设置有二个图案调整滚筒。
所述联动杆的二侧设置有上、下调整螺母。
所述过渡滚筒组为一组相同构造的同心滚筒,其分布于薄膜的输入、张紧、输出各个端位。
所述上、下层薄膜在输出滚筒至牵引橡胶辊间,二层合并输出。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改变了传统技术中正交张力阻尼模式,采用了非正交的摆臂式阻尼方法,有效的克服了传统方法中薄膜易跑偏,薄膜张力突变严重、整体运转速度慢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图中:1-上层薄膜;2-过渡滚筒;3-上摆臂滚筒;4-上摆臂;5-调偏滚筒;6-调偏板;7-上调节螺母;8-联动杆;9-下调节螺母;10-图案调整滚筒;11-下摆臂滚筒;12-下摆臂;13-下层薄膜;14-牵引橡胶辊;15-三联张力滚筒(上);16-三联张力滚筒(下);17-上支撑杆;18-下支撑杆;19-上曲拐;20-下曲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附图2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上下二个由摆臂滚筒3和11、摆臂4和12、支撑杆17和18和曲拐19和20组成的四联杆机构,二个四联杆机构间由螺杆构造的联动杆同步操控,对上下两层塑料薄膜进行张力调整,其中且摆臂4和12在一定范围内以连接处为中心进行圆弧转动。
上层薄膜1和下层薄膜13,分别经由过渡辊筒2,通过前后往复摆动摆臂滚筒3和11、通过上、下摆臂4和12,在电机的牵引下前后往复摆动,实现张力调整。上、下摆臂4和12通过联动杆8连动。上层薄膜1通过调偏滚筒5,调偏板6可以移动进行偏差纠正,最后由牵引橡胶辊14拖动上下层塑料薄膜向前运动。该实用新型装置可以,防止了由于张力突变造成的薄膜形变情况出现,且实现了整机高速运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对上下两层塑料薄膜进行张力调整,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多台塑料薄膜张力放卷控制装置,同时对多层塑料薄膜进行张力调整。
为了保证牵引辊卷取塑料薄膜张力的稳定性,使得塑料薄膜张力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在塑料薄膜拉伸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恒定的张力或者锥度张力,在启动小卷塑料薄膜时,不能因为张力过大而拉断塑料薄膜;在启动大卷塑料薄膜时不会松弛,并且在加速、减速、停止的状态下也不会有拉断薄膜或薄膜松弛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的结构变化,只要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洲泰轻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洲泰轻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55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