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介入穿刺用压迫止血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5258.6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2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淑云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入 穿刺 压迫 止血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介入穿刺用压迫止血带。
背景技术
介入检查和治疗因其创伤小、疗效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普及应用。在进行介入操作时需要在大动脉或者大静脉上穿刺较粗的套管针,作为导丝和支架等器械进入血管的通道,套管针对血管造成的创口较大,在结束介入操作后,需要医务人员长时间用手掌压迫穿刺部位,直到穿刺部位局部不渗血以后,再以纱布卷等进行加压包扎,以达到止血的目的。这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以纱布卷进行加压包扎的效果也不好,容易在病人活动时出现松脱,导致穿刺部位再次出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局部加压包扎、使用方便可靠、不易脱落的介入穿刺用压迫止血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一种介入穿刺用压迫止血带,包括止血带主体,止血带主体连接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止血带主体内设有气囊,气囊设有充气口。将止血带以固定装置包扎好,气囊就可以将穿刺部位压住,通过充气口对气囊进行充气或者放气,可以方便的调整气囊的压力,防止穿刺部位出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止血带主体的一面连接有缓冲层。缓冲层可以采用医用棉或者无弹力棉制作,能够平衡气囊的压力,将缓冲层面向病人皮肤,可以使局部受压更均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气囊内设有多个相通的腔。具有多个腔的气囊在其压迫面上压力相对均衡,压迫止血效果好。
进一步地说,还包括充气装置,充气装置通过充气口与气囊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充气装置为电动充气泵或手捏充气球。通过电动充气泵或手捏充气球均可以方便的对气囊进行充气或者放气,从而调整压力。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固定装置包括四根固定包扎带,四根固定包扎带的一端分别与止血带主体连接,另一端游离,可以分别两两对应捆扎。作为一种改进,也可以在固定包扎带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固定装置包括两根固定包扎带和固定设置于止血带主体上的固定环,两根固定包扎带的一端分别与止血带主体连接,另一端游离,可以分别固定包扎带游离的一端绕过固定环捆扎。作为一种改进,也可以在固定包扎带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使用更加方便。
固定装置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只要能够将止血带主体牢固的固定就可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介入穿刺用压迫止血带,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既能够进行方便地进行局部加压包扎,又具有不易脱落、使用可靠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介入穿刺用压迫止血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A-A向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介入穿刺用压迫止血带,包括止血带主体3,止血带主体3连接有固定装置,止血带主体3内设有气囊6,气囊6设有充气口2。止血带主体3由双层医用棉布制作,气囊6设置于双层医用棉布中间的空腔。
如附图2所示,止血带主体3的一面连接有缓冲层7。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层7以医用棉制作,也可以采用无弹力棉制作,只要能够达到平衡气囊的压力、使局部受压更均衡的目的即可。
如附图2所示,气囊6内设有多个相通的腔8。具有多个腔8的气囊6在其压迫面上压力相对均衡,压迫止血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动充气泵作为充气装置,电动充气泵通过充气口2与气囊6连接,可以方便的对气囊6进行充气或者放气,从而调整压力。当然,也可以采用人工的手捏充气球作为充气装置。附图中未示出充气装置。
如附图1所示,固定装置包括两根固定包扎带4和固定设置于止血带主体3上的固定环1,两根固定包扎带4的一端分别与止血带主体3连接,另一端游离,游离端设有魔术贴5,使用更加方便。使用时,固定包扎带4游离的一端绕过固定环1粘贴即可。
当然,固定装置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只要能够将止血带主体牢固的固定就可以。比如,也可以由四根固定包扎带构成固定装置,四根固定包扎带的一端分别与止血带主体连接,另一端游离,可以通过魔术贴相互连接,也可以分别两两对应捆扎。
本产品的使用方法:将本产品以固定装置包扎好,气囊6就可以将穿刺部位压住,通过充气口2对气囊6进行充气或者放气,可以方便的调整气囊6的压力,防止穿刺部位出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淑云,未经张淑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52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