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扣式电池的吸取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5055.7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8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明;沈勤;唐铖;吴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B65G47/9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吸取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式电池的吸取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扣式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将扣式电池从存放电池的盒子中取出然后再进行测试或者再分包,目前常采用人工分装或者取用测试,这样无疑会提高人工成本,同时也无法真正实现生产测试自动化,降低了生产效率,也就影响了工厂的生产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式电池的吸取移动装置,其实现对扣式电池的快速吸取,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生产效益。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扣式电池的吸取移动装置,扣式电池等距有序地放置在扣式电池盒中,其特征在于,吸取移动装置包括吸取杆、磁力发生装置、挡板以及顶杆,与磁力发生装置相连的吸取杆穿过挡板上的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吸取杆顶端的直径且通孔的直径小于扣式电池的直径,所述挡板用于用户按压使得扣式电池从吸取杆上脱落。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实施方案。
作为优化,所述吸取杆为磁性金属材料,所述磁力发生装置为磁铁,所述吸取移动装置通过磁铁磁力的传导吸取扣式电池。
作为优化,所述吸取杆为中空的密封杆,所述磁力发生装置为真空发生器,所述吸取移动装置通过真空构成的吸力吸取扣式电池。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描述了一种扣式电池的吸取移动装置,其通过吸取杆直接吸取扣式电池,还可通过多个吸取杆同时吸取多颗扣式电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通过调整吸取杆的位置,可适应各种不同规格的扣式电池盒,装置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取扣式电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扣式电池脱落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吸取杆;2、挡板;3、磁力发生装置;4、扣式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扣式电池的吸取移动装置,扣式电池等距有序地放置在扣式电池盒中,吸取移动装置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吸取移动装置包括吸取杆1、磁力发生装置3以及挡板2,与磁力发生装置3相连的吸取杆1穿过挡板2上的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吸取杆1顶端的直径且通孔的直径小于扣式电池的直径,吸取杆1可被带动在通孔内上下移动,所述挡板2用于用户按压使得扣式电池从吸取杆1上脱落。
如2所示的结构图中,装置吸取扣式电池4,将扣式电池4吸附在吸取杆1下端,然后移动;移动到所需位置后,拉伸吸取杆1(或按压挡板2),使得吸取杆1与挡板2间存在相对移动,扣式电池4在挡板2的阻力下从装置上脱落下来,如图3所示。
具体在应用时,可采用以下两种形式结构中的任一种进行吸取动作:
形式1、所述吸取杆1为磁性金属材料,所述磁力发生装置3为磁铁,所述吸取移动装置通过磁铁磁力的传导吸取扣式电池;
形式2、所述吸取杆1为中空的密封杆,所述磁力发生装置3为真空发生器,所述吸取移动装置通过真空构成的吸力吸取扣式电池。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5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车机系统的延伸平台和翻车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地销煤的配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