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校正平板状钣金零件平面度的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4774.7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5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潘晓勇;姚国红;刘勇;蒲春华;李双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1/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正 平板 状钣金 零件 平面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冲压工艺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校正平板状钣金零件平面度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平板电视已经成为目前业界的主流产品,不管是液晶电视还是等离子电视,一台平板电视其显示主体均为一台显示模组,据统计,2012年中国平板电视整体销量达4200万台,2013年中国平板电视销量将达到4500万台,每台平板电视的显示模组的核心钣金部件均为背板,目前主流的液晶显示模组还需要一个面框。由此,可以看出背板和面框的使用量相当巨大,所以,针对背板及面框的一次成型良品率便显得非常重要。
从技术层面上讲,模组背板及面框对其平整度要求非常高(任意一款模组背板及面框常常要求其整个面内平整度≤1mm,尺寸越大越难控制)。对于钣金冲压件来说,由于金属存在回弹,所以在冲压过程中,每道工序(通常包含多道成型、多道冲孔和多道折弯工序)在冲压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回弹量,因此,高平整度要求的零件加工非常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通过模具的整形来控制,对冲压模具的要求也非常高。目前有的企业采用单独开发一套模具进行专门的整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校正平板状钣金零件平面度的冲压模具,用于解决钣金零件高平整度要求的问题。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校正平板状钣金零件平面度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该冲压模具下模零件仿形根部处设置有压筋坎线,或者下模零件仿形根部处对应的上模设置有压筋坎线。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筋坎线高度小于0.5mm。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筋坎线宽度为0.2mm至0.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本实用新型的可校正平板状钣金零件平面度的冲压模具,在冲孔、折弯等工序模具下模上增加压筋坎线,从而完成零件在冲压过程中的校正,特别适合于钣金背板、面框类零件的整形校正加工。从而能够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完成校正,提高生产效率和零件下线时的一次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模具局部细节示意图。
图3a、图3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作用原理示意图;其中,图3a为凸模下压前的示意图,图3b为模具闭合校正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下模具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可校正平板状钣金零件平面度的冲压模具,包括下模,该冲压模具下模零件仿形根部处设置有压筋坎线1(图中的标号1位于图形的边缘,即下模零件仿形根部),或者该压筋坎线1设置在下模零件仿形根部处对应的上模上。本实施例在相应工序的模具上通过增加压筋坎线,在冲压过程中通过压筋坎线1来调整金属的回弹量,从而达到调整零件平整度要求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零件仿形根部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下模零件仿形:即为根据钣金零件的形状在模具上做出同样的形状以保证零件在压合过程中全面受力,而不至于悬空。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模具局部细节示意图。如图2所示,压筋坎线2(图2中所示的虚线)位于模具仿形根部3处,压筋坎线2的高度一般小于0.5mm,所述压筋坎线2的宽度一般为0.2mm至0.4mm;一个较好的技术方案是,压筋坎线2的宽度一般为0.3mm;以上参数都是在实验中得出的能满足生产要求且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以上所示的高度是指压筋坎线凸起的高度,宽度相当于横截面的厚度。
图3a、图3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作用原理示意图。如图3a所示,当零件5有变形时,零件5放在模具内部时,与下模面不贴合的情况;如图3b,此时在凸模4下压过程中,由于有压筋坎线6的反磡顶压,从而起到对零件5的校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4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吸尘罩的牙科椅
- 下一篇:骨科手术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