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隔震消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4670.6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8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新;陈寅;陈俊;吴必华;陈一军;张华;郑威;刘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16F7/108 | 分类号: | F16F7/108;F16F1/4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换流 变压器 隔震消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的防震、抗震、隔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隔震消能装置。
背景技术
换流变压器是直流输电工程中最核心的电气设备,换流变压器具有体积大、质量大的特点,瓷套管较长,在地震作用下(特别是高烈度地震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地震力和位移,造成换流变压器的破坏,威胁到换流变压器的运行安全,直接造成经济的重大损失,更重要是会造成间接的经济重大损失与人员伤亡,如影响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工作及产生次生灾害。通过对国内外多次大地震灾害的调查,国内外已经发生过多起变电站主变压器在地震时发生倾覆、滑移及瓷套管的断裂等,因此变压器的抗震问题一直是土木工程、地震工程及电气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的抗震方法是采用提高设备的强度、刚度,来抵御地震作用,在地震作用下,此种方法在设防烈度下可能会发生损坏,而在超设防烈度作用下则不可避免引起换流变压器本体的倾覆、滑动、油箱与器身间距离变化引起的故障、着火或套管损坏,同时,由于加速度比较大,较容易会造成换流变压器的起火。因此,为了减轻地震损失、提高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的地震安全性而进行设备的隔震消能减震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稳定性高、减震效果好,具有软限位和防落的功能的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隔震消能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隔震消能装置,包括多个隔震支座,所述隔震支座自上至下间隔设有水平布置的钢板和薄橡胶层,所述隔震支座的中心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中设有铅芯,其特殊之处在于:还设有钢梁组成的“田”字形基础阀板,所述多个隔震支座安装在基础阀板的钢梁节点上;还设有上下平行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隔震支座的上、下面分别与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的中心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还设有四个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为由第一薄橡胶层、第一钢板、第一橡胶层和第一封钢板左至右依次连接并通过高温高压硫化成一体结构,所述限位装置上下端分别与上连接板、下连接板连接,所述限位装置位于隔震支座的四周并以隔震支座为中心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板四条边的中点上设有防落装置;所述防落装置由第二薄橡胶层、第二钢板、第二橡胶层和第二封钢板上至下依次连接并通过高温高压硫化成一体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薄橡胶层与第一橡胶层的厚度比以及第二薄橡胶层与第二橡胶层的厚度比均为1:10;所述第一封钢板和第二封钢板均设有连接螺栓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隔震支座还设有上下平行的上封钢板、下封钢板和橡胶壁,所述上封钢板、下封钢板和四周的橡胶壁围构成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内自上而下间隔设有水平布置的四层钢板和五层薄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装置和目前应用的隔震支座相比较,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水平刚度较小,可提高隔震的减震效果。具有软限位和防落的功能,可以保证隔震消能装置在超发地震作用的安全,而且当隔震装置失效时,仍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具有失效安全的功能。本新型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隔震消能装置造价较低、结构简洁、造型美观、施工简单,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限位功能、防落功能、耗能能力、低面压、低水平刚度的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隔震消能装置,其造型美观、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造价相对低廉,施工安装简便,能方便地应用于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的隔震耗能减震,大大改善提高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的地震安全性,特别是保证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在超发地震作用下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竖向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限位防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碰撞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碰撞变形后的碰撞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防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隔震消能装置失效后防落装置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中:隔震支座1,钢板2、薄橡胶层3、中心孔4、铅芯5、基础阀板6、钢梁节点60、上连接板7、下连接板8、限位装置9,、第一薄橡胶层91、第一钢板92、第一橡胶层93、第一封钢板94、防落装置10、第二薄橡胶层101、第二钢板102、第二橡胶层103、第二封钢板104、连接螺栓孔11、上封钢板12、下封钢板13、橡胶壁14、换流变压器15、钢筋混凝土基础16、钢筋混凝土板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46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生长连续需水量的检测仪
- 下一篇:新型滑动变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