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缝纫针车外置式连续直供底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3855.5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9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鹰峻;陈玉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鹰峻;陈玉仁 |
主分类号: | D05B51/00 | 分类号: | D05B51/00;D05B5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纫 外置 连续 底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针车,尤其是指一种缝纫针车外置式连续直供底线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缝纫针车工作时,由外露的底线线头带动梭芯在梭壳内转动,从而将缠绕在梭芯上的底线经由梭壳上调节松紧的卡簧释放出来,与针车针头所牵引的面线交织附着在材料表面。然而,由于梭芯体积较小,所能缠绕的底线长度通常只有15米左右(以普通的三股丝线测量)。
因此,当梭芯上的底线用尽时,需要更换另一缠绕有底线的梭芯,同时将空的梭芯缠绕新的底线,即换底线和打底线,而所述更换梭芯底线的方式不仅耽误了车工的时间,而且,当梭芯上的底线将用尽时,易用底线过松而出现底线显露在材料表面上的现象,即浮底线,更进一步,由于底线的余长无法知道,在底线用尽时,由于没有底线而出现空针,需要在更换梭芯后再补缝空针的部位,影响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
鉴于现有技术缝纫针车的上述缺陷,本发明人进行深入研究,研发出一种克服所述的缺陷的缝纫针车外置式连续直供底线系统,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频繁更换梭芯底线而提高生产效率的缝纫针车外置式连续直供底线系统。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缝纫针车外置式连续直供底线系统,包括外置式底线架、软管、中空轴杆、金属导管、中空底座及梭壳;中空底座安装在缝纫针车工作台上,金属导管插入中空底座中并延伸至缝纫针车工作台下方;梭壳安装在中空底座上,而中空轴杆设置在梭壳中,与金属导管导通;软管一端与金属导管下端连接,另一端与用于架设底线的外置式底线架相对。
进一步,金属导管及中空轴杆中形成底线通道,底线通道的孔径为2-4mm。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底线放置于缝纫针车工作台下方的外置式底线架上,依次穿过软管、金属导管及中空轴杆,然后底线的线头露出于中空轴杆外,穿过梭壳上的卡簧,并从梭壳的出线口穿出。因此,以一整粒底线的长300米计算(其外置于梭壳,不受梭壳限制,长度可以超过300米),而现有技术通常是15米,没15米更换一次,本实用新型无需频繁更换底线,可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消除因更换底线造成的线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中空底座1 金属导管2
梭壳3 中空轴杆4
软管5 外置式底线架6
缝纫针车工作台7 。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缝纫针车外置式连续直供底线系统,包括中空底座1、金属导管2、梭壳3、中空轴杆4、软管5及外置式底线架6。
中空底座1安装在缝纫针车工作台7上,金属导管2插入中空底座1中并延伸至缝纫针车工作台7下方;梭壳3安装在中空底座1上,而中空轴杆4设置在梭壳3中,与金属导管2导通。
软管5一端与金属导管2下端连接,另一端与用于架设底线的外置式底线架6相对,底线架设在外置式底线架6上。
金属导管2及中空轴杆4中形成底线通道,底线通道的孔径为2-4mm,优选为3mm,该尺寸使得底线穿行顺畅,且其与金属导管2及中空轴杆4摩擦力较小。
本实用新型在预备底线时,首先将底线放置于缝纫针车工作台7下方的外置式底线架6上,借助勾线装置将底线依次穿过软管5、金属导管2及中空轴杆4,然后底线的线头露出于中空轴杆4外,穿过梭壳3上的卡簧,并从梭壳3的出线口穿出。本实用新型将底线外置,大大减小更换底线的频率,进而提高生产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鹰峻;陈玉仁,未经王鹰峻;陈玉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38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