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紧式操作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3473.2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4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程君;公兵丽;马玉;张鹏;胡明晓;谢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紧式 操作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卡紧式操作控制系统,属于设备电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拆卸的操作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机械电器设备的操作控制系统一般固定在设备外壳的面罩上,普遍采用螺栓连接、锚固、粘接等不方便拆装的安装方式。如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则拆装很不方便,需要拆掉控制罩或者挪动设备来维修安装,不仅浪费人力和时间而且拆装过程中容易损坏设备,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拆卸方便、节省维修人力和时间并有效防止设备损坏的卡紧式操作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卡紧式操作控制系统,包括面罩,面罩正面设有操作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背部设有扭簧卡紧装置,面罩正面开口,扭簧卡紧装置嵌入面罩的开口内并利用扭力将操作面板活动卡在面罩表面。
所述的扭簧卡紧装置包括固定板、扭簧固定架和扭簧,固定板正面连接操作面板背部,固定板背面固定多个扭簧固定架,每个扭簧固定架上对应安装一扭簧,扭簧的簧身固定在扭簧固定架上并与扭簧固定架一起插入面罩的开口内,扭簧的扭转臂利用扭力与面罩活动卡在一起。利用扭簧的特有结构使整操作面板通过扭力直接卡在面罩上。
所述的扭簧固定架共两个,对称安装在固定板上侧边缘和下侧边缘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扭簧固定架共两个,对称安装在固定板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扭簧固定架共四个,对称安装在固定板四周边缘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扭簧固定架共四个,对称安装在固定板的四角处。
所述的扭簧固定架通过焊接固定在固定板后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扭簧设计卡紧式的安装结构,使扭簧的簧身固定在扭簧固定架上并与扭簧固定架一起插入面罩的开口内,扭簧的扭转臂利用扭力与面罩活动卡在一起,利用扭簧的特有结构使整个操作控制系统通过扭簧的扭力直接卡在设备外壳面罩上,拆卸时直接往前拉动操作面板和固定板使扭簧的扭转臂转动就可以直接拆下整个操作控制系统,安装拆卸操作控制系统更加方便,维修设备外壳时可节省大量的维修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并且可以防止维修设备时对设备的损坏,保护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卡紧式操作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
其中:1、设备外壳 2、面罩 3、扭簧 4、固定板 5、操作面板 6、扭簧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3:该卡紧式操作控制系统,包括面罩2、操作面板5和扭簧卡紧装置,面罩2安装在设备外壳1上,面罩2正面开口,操作面板5背部设有扭簧卡紧装置,扭簧卡紧装置嵌入面罩2的开口内并利用扭力将操作面板5活动卡在操作面板5表面。扭簧卡紧装置包括固定板4、扭簧固定架6和扭簧3,固定板4正面连接操作面板5背部,固定板4背面固定多个扭簧固定架6,每个扭簧固定架6上对应安装一扭簧3,扭簧3的簧身固定在扭簧固定架6上并与扭簧固定架6一起插入面罩2的开口内,扭簧3的扭转臂利用扭力与面罩2活动卡在一起。利用扭簧3的特有结构使操作面板5通过扭力直接卡在面罩2上。
扭簧固定架6共四个,对称安装在固定板4四周边缘的中间位置,或对称安装在固定板4的四角处,四个扭簧固定架6均通过焊接固定在固定板4后部。
上述实施例中的扭簧固定架6也可以设置为两个,对称安装在固定板4上侧边缘和下侧边缘的中间位置,或对称安装在固定板4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的中间位置。
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扭簧3卡在面罩2上,当需要拆卸操作控制系统时可直接拉动固定板4,此时扭簧3随着固定板4的挪动,扭簧3角度不断变化,直至可直接从面罩2中取出整个控制系统,取出后扭簧3成自由状态;当需要装入时把扭簧3扭至可使扭簧固定架6和扭簧3装入面罩2的开口内,装入后,扭簧3恢复卡紧状态,使整个控制系统卡紧在面罩2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34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