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密纺细纱机负压风机箱的排风道防气流倒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3442.7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7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屈臻辉;胡文君;王海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9/02 | 分类号: | D01H9/02;D01H1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25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密 细纱机 风机 风道 气流 倒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密纺细纱机负压风机箱的排风道防气流倒流机构,属于细纱纺纱车间排风风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正常工作的负压式紧密纺细纱车间,紧密纺细纱机的负压系统将每锭纤维须条集聚所用负压气流通过集聚负压风机收集起来,通过集聚负压风机排风口排出,再通过连接风道将排出的气流通往主排风道。为了节约空间,往往多台紧密纺细纱机的集聚负压风机排出的气流共用一个主排风道,该主排风道连接到水空调系统中,经处理后的气流再通过空调管道系统送回到紧密纺细纱车间,形成一个完整的正常气流循环。
根据紧密纺细纱车间的设计不同,当主排风道有处于紧密纺细纱机的下部时,即主风道埋于地下,对应紧密纺细纱机的风机及连接排风道等被设计成“下排风”形式;当主排风道处于紧密纺细纱机的上部时,即主风道高悬于空中,对应紧密纺细纱机的风机及连接风道等被设计成“上排风”形式。在主排风道中,因为有多台紧密纺细纱机,一般是10-30台的负压风机共同排风,使其风压较高。在正常落纱时,当用户需要停止落纱机台上的集聚负压风机工作,清理负压仓中负压滤网上的废花;或因某种原因使个别机台不得不在纺纱中途停止集聚负压风机工作;或该负压风机本身故障造成停机等情况发生,主排风道的较高风压气流会通过排气连接风道倒灌进入集聚负压风机,进而进一步通过负压滤网倒灌进紧密纺细纱机的负压风道后进入紧密纺集聚异形管,从集聚异形管的多个气流导槽孔喷出,吹散了覆盖在槽孔网格圈上的纤维须条,造成重新开车后大面积纺纱断头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有效阻止主排风道气流倒灌的紧密纺细纱机负压风机箱的排风道防气流倒流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紧密纺细纱机负压风机箱的排风道防气流倒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负压风机出口一侧与至少一个主排风道之间的排气连接风道,所述排风连接风道内有铰接的防回流板,负压风机向排气连接风道排气,气流推动防回流板的自由端打开并位于排气连接风道一侧;主排风道向排气连接风道排气,防回流板在自重或/和气流推动将防回流板的自由端与排气连接风道斜置的管壁相接。
本实用新型排气连接风道中铰接有防回流板,结构简单合理。在正常工作时,集聚负压风机吹出的强大气流吹开防回流板的自由端,将排气连接风道打开,使气流可以进入车间主排风道,完成气流在车间的正常循环。当停止落纱机台上的集聚负压风机工作或停止个别机台的集聚负压风机工作时,因无强大气流吹开防回流板,该防回流板在自身重量或/和主排风道的气流压力作用下,使防回流板的自由端能与排气连接风道斜置的管壁相接,挡住排气连接风道而进入关闭状态,从而阻止了主排风道的气流倒灌,防止了因倒灌气流吹散覆盖在槽孔网格圈上的纤维须条,解决了重新开车后大面积纺纱断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风道防气流倒流机构安装在风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风道防气流倒流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防回流板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防回流板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风道防气流倒流机构安装在风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防回流板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防回流板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负压风机,2—风机箱,3—排气连接风道,3-1—风道固定板,3-2—上盖板,3-3—出风口,3-4—进风口,3-5—侧盖板,4—负压风机座,5—负压滤网,6—防回流板,6-1—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3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