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屋顶悬挑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3233.2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8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娜;梁红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34 | 分类号: | E04G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婷婷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顶层结构施工使用的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较高建筑顶层结构安装时,通常是采用搭设临边脚手架的方式。此方法不仅搭设方式复杂,工时长、不经济,更受到地面情况制约,对于底部地面已经进行开挖的项目无法实施。此外,高大脚手架的搭、用、拆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顶悬挑平台,要解决现有较高建筑顶层结构安装工时长、成本高、施工安全隐患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屋顶悬挑平台,它是由平台架体、预埋件和安全网构成;
所述平台架体是由内横杆、外横杆和纵杆连接而成,纵杆间隔分布于内横杆和外横杆之间,纵杆一端向外伸出屋顶结构并与外横杆连接,纵杆另一端与搭设在屋顶结构上表面的内横杆连接,纵杆与内横杆的节点处由预埋件与屋顶结构固定;
所述安全网搭设于外横杆与屋顶结构边缘之间的各纵杆上。
所述内横杆、外横杆和纵杆均为角钢或方钢。
所述预埋件为矩形钢板,其四角均由螺栓与屋顶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纵杆与内横杆的节点处与预埋件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屋顶悬挑平台搭设方法简单,施工迅速,可节省大量的费用和时间。与以往使用的施工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为可移动式,能够加快操作周期,使用时并不受地面情况影响,大大降低了各工序的相互制约。
本实用新型为建筑顶层结构的安装提供了可靠的作业平台,有效的降低高大脚手架搭、用、拆的潜在危险,有效消除了高空作业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较高建筑顶层结构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内横杆、2-外横杆、3-纵杆、4-预埋件、5-安全网、6-屋顶结构、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所示,这种屋顶悬挑平台,它是由平台架体、预埋件4和安全网5构成。
所述平台架体是由内横杆1、外横杆2和纵杆3连接而成,所述内横杆1、外横杆2和纵杆3均为角钢或方钢。纵杆3间隔分布于内横杆1和外横杆2之间,纵杆3一端向外伸出屋顶结构6并与外横杆2连接,纵杆3另一端与搭设在屋顶结构6上表面的内横杆1连接,纵杆3与内横杆1的节点处由预埋件4与屋顶结构6固定。
所述安全网5搭设于外横杆2与屋顶结构6边缘之间的各纵杆3上。
参见图3所示,所述预埋件4为矩形钢板,其四角均由螺栓7与屋顶结构6固定连接。所述纵杆3与内横杆1的节点处与预埋件4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悬挑平台为活动式平台,一个区域结构安装完成后,悬挑平台移动至下一平台继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3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砖瓦旋转窑
- 下一篇:一种循环间歇污水处理光催化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