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异形垫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3135.9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贤安;王健良;胡兴苗;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13 | 分类号: | F28F9/013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2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缠绕 换热器 异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换热器部件,具体指一种用于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异形垫条。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化工及煤化工工业的飞速发展,缠绕管式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换热器,其应用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发展,应用的工况也更加苛刻,对换热管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要求更高。缠绕管式换热器主要包括缠绕于中心管外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固定在上、下管板上,换热管在上、下管板之间的部分通过异形垫条和平垫条定位,异形垫条和平垫条轴向间隔布置。所述异形垫条上依次分布有容置换热管的多个“U”形凹槽。安装时,将换热管按一定方向缠绕后放置在轴向间隔分布的平垫条和异形垫条之上,并使螺旋的换热管依次嵌入异形垫条的凹槽内。该换热管固定方式结构紧凑、耐高压,并且能有效防止换热管的振动,在小温差大负荷工况下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但是现有的异形垫条上的U凹槽内侧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弯曲,而换热管绕制时呈一定的螺旋缠绕角度,因此换热管与U型凹槽之间形成呈刀口形的线抵触,工作过程中易损伤换热管,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与换热管适配性好,使用过程中不会损伤换热管的用于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异形垫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异形垫条,其特征在于该异形垫条包括基座,沿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冲压有弧形凹槽,各弧形凹槽的轴线相互平行,相邻的弧形凹槽之间间隔有凸筋,所述弧形凹槽的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为3~30°。
较好的,所述弧形凹槽的低端与所述基座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为1~6mm。该结构能够同时兼顾到对换热管支撑强度的要求以及适配换热管之间的间隙。
作为改进,所述凸筋的外表面与相邻弧形凹槽之间的边缘圆滑过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弧形凹槽的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为7~30°即配合螺旋盘绕的换热管也设计成具有一定的螺旋性,因此,弧形凹槽的槽面全部贴合在换 热管的外壁上,与换热管的适配性好,避免了换热管与异形垫条之间的线接触,有效保护换热管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损伤。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该用于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异形垫条包括基座1,沿基座1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冲压有弧形凹槽2,各弧形凹槽的轴线3相互平行,相邻的弧形凹槽之间间隔有凸筋4,凸筋的外表面与相邻弧形凹槽之间的边缘圆滑过渡,并且凸筋4为实心的。
弧形凹槽的轴线3与铅垂线5之间的夹角α为10°;弧形凹槽的低端与基座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δ为1.5mm。
本实施例中的基座1、凹槽2和凸筋4为一体成型,其制造方法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板中部冲压成具有一定宽度的实心凸筋,两凸筋之间圆弧过渡形成用于限位对应换热管的弧形凹槽2,弧形凹槽与凸筋之间连续成型,中间没有断点,成为没有冲断的一体件,凸筋的高度、角度及过渡圆弧满足设计要求。
使用时,将各螺旋盘绕的换热管卡设在对应的弧形凹槽内,由于弧形凹槽也具有一定的螺旋性,因此,弧形凹槽的槽面全部贴合在换热管的外壁上,避免了换热管与异形垫条之间的线接触,有效保护换热管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31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误差校核功能的数显游标卡尺
- 下一篇:一种散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