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转子深槽绕线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2185.5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3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万铠盛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9 | 分类号: | H02K1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转子 深槽绕线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电机转子绕线设备的绕线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机转子绕线设备的可调式转子深槽绕线模具。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的生产过程中,在转子铁心上绕设绕组的工序通常采用专用的绕线设备,其中待绕线的转子铁心固定在转子夹持机构上,与转子铁心相匹配的绕线模具固定在绕线机构上并与转子夹持机构上固定的转子铁心贴合,当绕线设备的线臂转动时,通过绕线模具的导引,漆包线被绕设在转子槽中。
如图1所示,现有的转子绕线模具100通常为一体式的,包括本体101和位于本体顶面的凹面102,通孔103贯穿设在本体101上,用于将绕线模具100固定在绕线设备的绕线机构上,凹面102与待绕线的转子铁心外周面相匹配,使得凹面102与转子铁心相贴合时,转子铁心两侧待绕线的转子槽刚好露出,从而漆包线在绕线模具100的引导下卷绕在该露出的两侧转子槽中形成绕组。
为了改善起动性能,现有技术中经常采用一种被称为深槽转子的技术,特别是在大型发电机,异步电动机等当中。在深槽转子的制作当中,利用现有的绕线模具向转子铁心上绕线往往存在绕线浅,从而需要手工辅助推线的问题。在电动绕线机的带动下,漆包线通过现有绕线模具的引导只能滑到转子深槽的浅层,此时需要停下绕线机,利用手工推线的方法将漆包线推到转子深槽的底部。上述步骤重复操作直至达到转子深槽的槽满率。
电动绕线加手工推线的方式,虽然满足了深槽转子绕线的基本要求,但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另外,手工推线通常使得转子深槽的底部线圈绕张力不够,绕线不够紧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改进的可调式转子深槽绕线模具,模具设有可调的指引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转子深槽绕线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与待绕线的转子铁心外周面配合的连接板和所述连接板两侧向远离所述转子铁心的方向延伸的两个拨线板,且在沿所述转子铁心的轴向方向上,所述两个拨线板的长度长于所述连接板的长度;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个端部的至少两个指引舌,每个所述指引舌包括固定部和引导部,所述固定部用于通过紧固部件将所述指引舌可调节地固定连接到所述拨线板上,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两个拨线板之间的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处,其中所述拨线板适于引导漆包线滑到所述指引舌的所述引导部上或者直接滑入所述转子铁心的转子深槽的浅层,而所述指引舌的引导部适于引导所述漆包线进一步滑入所述转子铁心的转子深槽的深层。优选地,所述指引舌能够在平行于所述拨线板的平面内,以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待绕线的转子铁心的方式平移地或者转动地调节,从而以相对于所述拨线板的位置和角度可调节的方式固定连接到所述拨线板上。
优选地,每个所述指引舌的固定部上设有至少一个槽,而与所述指引舌固定连接的所述拨线板上对应地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或者所述指引舌的固定部上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而与所述指引舌固定连接的所述拨线板上对应地设有至少一个槽,其中所述槽是在垂直于所述待绕线的转子铁心轴向方向上延伸,以用于调节固定所述指引舌的位置,所述紧固部件为螺栓-螺纹孔固定件,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至少一个槽与所述至少一个螺纹孔,从而将所述指引舌可调节地固定连接到所述拨线板上。这样,就能够对所述指引舌与所述的拨线板相对位置和角度进行调节。
为了方便调节,优选所述槽设为开口槽。
优选地,所述指引舌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两个拨线板的每一个上可调节地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指引舌的固定部,使得每个拨线板上的两个指引舌的引导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个端部。这样,可以更加稳定地对大型深槽转子铁心进行绕线。
为了调节方便又牢固固定,优选地所述开口槽的数量为2个,设置在每个所述指引舌的固定部上,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也为2个,对应地设置在与所述指引舌固定连接的所述拨线板上。
更优选地,所述两个拨线板的两端为弧形,且所述两个拨线板的长度与所述转子铁心的轴向方向上的叠片长度配合,便于更好地引导漆包线进入转子深槽浅层。
更优选地,所述指引舌的引导部呈尖端弧度小而末端弧度大的曲面引导形状,也就是说,与固定部相连的引导部末端比较钝圆,以便帮助漆包线顺利滑到引导部的尖端,而尖端较小的弧度则更有利于准确地引导漆包线滑入转子深槽的深层预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列出,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或者对本实用新型实践后将明显领悟到其他一些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转子绕线模具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万铠盛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万铠盛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21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出安全控制型多波形的电源转换电路
- 下一篇:工业发电机用空空冷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