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轮自动净化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吸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2127.2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7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轮 自动 净化 装置 采用 吸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庭厨房电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轮自动净化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紫外灯管发出的特定波长紫外光线,可有效分裂破坏油烟中微小悬浮油滴的蛋白有机链,使油脂分子分解形成更微小的结构,且将空气中的氧转化为臭氧,借由臭氧与油烟中的微小悬浮油滴产生氧化反应,使分解后的油脂等有机质进一步转化为水、二氧化碳及可被微生物分解的粉末,从而达到空气清新及环保要求。因紫外灯管具备去油脂功能,故常用于吸油烟机上。目前厂家通常将紫外灯管直接安装在吸油烟箱内,采用此结构的吸油烟机,可以对吸油烟箱的内部进行清洁。但是吸油烟机核心部件在于风轮部件,油脂覆在风轮上后,会使风力下降,增大阻力,致使电机寿命缩短。即使在吸油烟箱内安装紫外灯管,由于紫外灯管分解油脂通常需要3秒以上的反应时间,吸油烟机正常工作时,对油脂的分解能力非常有限,而紫外灯管发出的紫外光线无法直接照射到风轮上,所以风轮上还是很容易覆上油脂层,造成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风轮保持清洁,进而提升风量及电机使用寿命的风轮自动净化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吸油烟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风轮自动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由电机驱动的风轮(2),壳体(1)内部为风道腔体,壳体(1)上分别设有 连通风道腔体的进风口(3)和出风口(4),风轮(2)安装在壳体(1)的风道腔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腔体的内壁与风轮(2)的外侧之间具有间隙,在风道腔体的内壁安装有紫外灯管(5)。
所述紫外灯管(5)为环形灯管。
所述紫外灯管(5)的表面涂覆有二氧化钛膜。
一种吸油烟机,包括吸风箱(6)、安装有油分离器的吸油烟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箱(6)内安装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轮自动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紫外灯管是直接安装在风轮自动净化装置的壳体内,可以直接照射在风轮上,因此可以有效将沾覆在风轮上的油脂进行分解,使风轮能保持清洁,从而提高风量及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风轮自动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风轮自动净化装置的吸油烟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新型结构的风轮自动净化装置及采用该专置的吸油烟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风轮自动净化装置,主要由壳体1、及由电机驱动的风轮2组成,壳体1内部为风道腔体,壳体1上分别设有连通风道腔体的进风口3和出风口4,风轮2安装在壳体1的风道腔体内,风道腔体的内壁与风轮2的外侧之间具有间隙,在风道腔体的内壁安装有可分解油脂的紫外灯管5,由于风轮的外侧为圆形结构,因此最好将紫外灯管5设计为环形灯管。为了加强油脂分解效果,可以在紫外灯管5的表面涂覆二氧化钛膜。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风轮自动净化装置的吸油烟机,包括吸风箱6、安装有油分离器的吸油烟箱7,风轮自动净化装置安装在吸风箱6内,其进风口3连接吸风箱6的排气口,出风口4接排向室外的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未经王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2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热传感技术的钢笔防堵塞系统
- 下一篇:无卡旋切机的辊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