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中桥输入凸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1868.9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8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川;赵友谊;周家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德卡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0 | 分类号: | B60K17/00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4009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中桥 输入 凸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凸缘,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中桥输入凸缘。
背景技术
凸缘是传动轴上突起的部件,可以起到局部减振和传动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在汽车中桥的位置,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带动传动轴转动,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动到减速器的齿轮上,传动轴通过与凸缘的端面螺栓连接带动凸缘旋转,传动轴穿过凸缘的轴套,再连接过桥箱,过桥箱与凸缘轴套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将过桥箱密封起来防止过桥箱内的齿轮油漏出。
而凸缘与过桥箱接触的端面与凸缘的外壁夹角为直角,即该端面与凸缘外圆周面相互垂直。这样,在凸缘受到传动轴带动旋转时,所述的端面与凸缘外壁之间形成的直角结构较锐利,会将密封垫圈划破,导致过桥箱内的齿轮油发生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安全的汽车中桥输入凸缘。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中桥输入凸缘,包括轴套,轴套的一端设置端面法兰,所述轴套的另一端的端面与轴套外壁连接处圆滑过渡。
即所述的汽车中桥输入凸缘包括一段轴套,轴套内可以穿插传动轴,轴套的一端设置端面法兰,轴套的另一端的端面与轴套外壁之间为圆滑过渡结构,如倒圆角。这样凸缘在传动轴带动旋转时,不会由于端面和轴套外壁之间的锐利直角结构把密封垫圈划破,这样就避免了过桥箱内的齿轮油泄露。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汽车中桥输入凸缘在实际使用时更加安全,不会将凸缘和过桥箱之间设置的密封垫圈划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中桥输入凸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3是图2中I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端面齿的C-C剖视图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具体说明如下:汽车中桥输入凸缘包括轴套1,轴套1的一端设置用于与传动轴连接的端面法兰5,轴套1的另一端的端面与轴套1外壁连接处圆滑过渡,即所述的端面与轴套1外壁连接处不形成锐利尖角,如采用倒圆角的方式进行圆滑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的端面法兰5的对接面上设置多个螺栓孔3,螺栓孔3关于轴套1端面中心对称设置。即端面法兰5与传动轴上的法兰接触面上设置多个螺栓孔3,螺栓孔3关于轴套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凸缘与传动轴是通过端面法兰5与传动轴上的法兰螺栓连接而固定的,螺栓孔3关于轴套1的中心轴对称,使得凸缘在旋转时不会发生偏心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的端面法兰5的对接面上设置端面齿2。端面齿2结构如图4所示,即在端面法兰5与传动轴上法兰连接的一面上设置包括多个凹槽的齿状结构,传动轴上的法兰设置了与该端面齿2匹配的齿状结构,这样端面法兰5与传动轴上法兰连接时,除了通过螺栓固定外,还可以通过端面齿2之间的卡合进一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栓孔3设置在端面齿2区域的中间位置。即螺栓孔3设置在设置了端面齿2的端面法兰5上,且设置在该区域的中间位置。这样端面齿2区域也关于轴套1的中心轴对称,且由于螺栓的紧固使得凸缘与传动轴上的法兰之间的端面齿2结构接触更加紧密,两者配合下使得法兰间连接更将牢固,不易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套1内壁设置渐开线花键4。即轴套1与其内部的传动轴以花键形式连接,所述的花键为渐开线花键4,渐开线花键4即齿廓为渐开线的花键。也就是说轴套1内部设置多个关于轴套1中心轴对称的凸起结构,其横截面为内齿轮形状。采用渐开线花键4可以使得花键齿的根部强度高,应力集中小,每个齿受到的扭矩较小。
进一步的,所述的渐开线花键4的齿数为31,模数为2。即轴套1内壁设置的内齿轮状的花键有31个齿,而齿间距除以圆周率π的商为2。这是经实验得到的优选参数,这样的结构使得轴套1与传动轴之间连接紧密的同时,齿上受到的扭矩较小。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套1内壁与端面连接处设置倒角。即轴套1内壁与端面连接处设置斜角,轴套1端面上中间的供传动轴穿插的空心圆直径比轴套1内部的空心圆的直径要大,如图3所示。这样可以使得在汽车装配时,将传动轴穿插进凸缘里更加容易。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套1侧壁设置加油孔6。即在轴套1的侧壁上设置贯穿轴套1的孔,可以通过设置的孔将润滑油添加进轴套1内,减小轴套1与轴套1内的传动轴之间的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德卡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德卡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18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地形车二驱四驱差速前桥装置
- 下一篇: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