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继电器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1252.1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8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钱培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英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02 | 分类号: | H01H47/02;H01H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继电器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继电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开关。在现有的自动测试系统或控制系统中,一般都会用到继电器控制,由单片机或其他输入信号控制继电器的通断,进而控制继电器输出端连接的用电设备。然而现有的继电器控制电路设计较为复杂,对外部控制信号的驱动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控制信号没有与继电器电气隔离,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单合理,实用性较强的改进的继电器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1)、光电耦合器(U1)和三极管(Q1),所述继电器(K1)控制端的两端设有二极管(D1),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D1)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与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其中一端电连接,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另一端接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控制端的正极通过电阻(R1)与电源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控制端的负极通过电阻(R1)与外部控制信号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两端设有电阻(R3)。
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电阻(R3)之间设有二极管(D2)。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改进的继电器控制电路设计简单合理,元件较少,仅包括一个光耦和三极管等,同时光耦实现了控制信号与继电器端的电器隔离,使得电路更加安全可靠。现有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大部分都是要求外部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才能驱动继电器动作,这对外部信号有一定的驱动能力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刚好相反,驱动电源由电路电源提供,外部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继电器才动作,这就降低了外部信号的驱动能力的要求,更加可靠。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能显示继电器的通断状态,更直观更清晰。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的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的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继电器(K1)、光电耦合器(U1)和三极管(Q1),所述继电器(K1)控制端的两端设有二极管(D1),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D1)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与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其中一端电连接,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另一端接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控制端的正极通过电阻(R1)与电源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控制端的负极通过电阻(R1)与外部控制信号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两端设有电阻(R3)。当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光电耦合器(U1)输出为截止状态,使得后面的三极管(Q1)也为截止状态,此时继电器(K1)处于断开状态;当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光电耦合器(U1)输出为导通状态,使得后面的三极管(Q1)也为导通状态,此时继电器(K1)处于闭合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电阻(R3)之间设有二极管(D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英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英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12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