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治疗型红细胞清除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1143.X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9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兵;温书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38 | 分类号: | A61M1/38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郭肖凌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红细胞 清除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装置,特别是一种与血液成分分离设备配套使用治疗型红细胞清除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血液疾病研究的深入,造成以临床表现为皮肤红紫和血管及神经系统为特征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逐渐清晰,其根源是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超过正常值,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亦相应增高的一种原因不明慢性进行性骨髓造血活性普遍亢进的疾病,属于骨髓组织异常增生的肿瘤性疾病。治疗原则是使红细胞总量、总血容量接近或回复正常,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以往传统的方法主要是行静脉放血及应用放、化疗,使血容量降至正常,但其不良反应大,放血后有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反跳性升高的可能,单放、化疗易使红细胞分解,引起溶解综合征。
放血术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血色病的最初步骤,因为它能迅速有效地降低红细胞及全血容量,改善症状,但每周均要放血1~2次,因大量丢失抗凝血酶,易引起高凝状态,加上血小板增多,有较高的出血和血栓形成的危险,对老年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难操作,合并症多,应用国外进口的血细胞分离机对患者进行红细胞单采术,可迅速降低红细胞数量,改善临床症状,预防血栓形成,并结合药物治疗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治疗性红细胞单采术除具有放血术的优点外,因其在分离红细胞的同时回输大部分血浆,减少血浆蛋白、凝血因子等的丢失,同时补充一定量的胶体及晶体液,在迅速降低患者红细胞容量负荷的同时,稀释血液,缓解高黏状态,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供氧,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减少血栓栓塞的机会,临床使用证明,分离前后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意义,这说明红细胞单采术分离清除红细胞效果显著,分离前后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不明显,但进口设备与耗材价格昂贵,经常治疗的患者经济压力大。
国内现有技术对血液成分分离的设备与耗材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在安全性、可靠性上已经接近国外水平。但单独针对治疗性清除红细胞的采集设备与耗材还处于起步阶段。
发明内容
鉴于国内现有技术对血液成分分离的设备与耗材发展已经进接近国外水平,但单独针对治疗性清除红细胞的采集设备与耗材还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为治疗采集清除红细胞过程中进行血浆回输提供操作便利性、方便采集后回输过程补充胶体及晶体液,维持治疗时血容量平衡,降低红细胞压积和血液粘稠度的装置。
本治疗型红细胞清除采集装置,包括四通Ⅰ、血浆转移袋、红细胞收集袋、血液分离杯,以及由采血针、止液夹、取样器、穿刺器、细菌过滤器、血液过滤器、压力监测器接头构成的采集取样支路、抗凝支路、血液过滤器和压力传感器接头三条支路,四通Ⅰ出端分别连接上述三条支路,其特征在于血浆转移袋具有上下进、出口结构,血液过滤器出端与血液泵管之间设置三通,透明探测软管与血浆转移袋之间设置四通Ⅱ,三通的入端与血液过滤器出端和红细胞收集袋相连,三通出端经泵管与血液分离杯进口接头相连,血液分离杯出口接头经透明探测软管连接四通Ⅱ出端,四通Ⅱ入端分别连接血浆转移袋上入口、下出口和液体补充支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11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滴架
- 下一篇:一种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