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0784.3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8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丁卯;赵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乐锐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特别适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蓄电池是电池的一种,它通过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将电能储存起来,实现使用过程中对外部用电器的供电,目前市面上的蓄电池充电器充电方式单一,传统的充电器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恒压充电,无法根据蓄电池的即时状态实现充电电压的改变,这样不仅降低了充电器的工作效率,也极易造成在蓄电池充电已饱和的情况下仍持续充电,进而导致蓄电池内的电解液沸腾、大量失水,使蓄电池使用寿命缩短。同时,传统蓄电池充电器由于无法实现对外部环境温度的感知,在春夏秋冬均采用恒定电压进行充电,这容易造成冬天因温度过低充电充不满,夏天由于温度过高损坏蓄电池,除此之外,传统的蓄电池充电器没有自动检测关机功能,当充电完毕需要进行人工手动关机,容易因关机不及时而造成对蓄电池的损坏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工作可靠、安全性高、使用方便、充电效率高的蓄电池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充电器,设有壳体、位于壳体内的主功率板、与主功率板输出端相连接的用于外接待充电设备的电力输出接口以及与主功率板的输入端相连接的电源输入插头,其中电源输入插头和电力输出接口分别位于壳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功率板上设有用于降低外部输入信号的电压的降压电路,与降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整流电路,与整流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滤波电路,与滤波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信号输出电路,与信号输出电路相连接的电压/电流反馈电路,以及分别与电压/电流反馈电路、降压电路相连接的微控芯片,其中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插头相连接,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力输出接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力输出接口可以经缆线延伸至壳体外部,也可以固定在壳体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显示电路,显示电路内设有指示灯,显示电路与微控芯片相连接,用于显示充电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设有数据接口,数据接口与微控芯片相连接,用于实现与外部计算机的信息交流。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充电器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相连接,输出端与待充电蓄电池相连接,首先通过电压/电流反馈电路对待充电的蓄电池内的剩余电量电压进行检测,并将采集到的电压信息反馈给微控芯片,由微控芯片根据事先写入芯片中的算法判断合适的初始充电电压,并启动充电电路,此时,外部电能经电源输入插头进入充电器,并经过整流电路、滤波电路进行整流滤波处理,微控芯片根据事先写入的算法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然后依照处理结果向主信号输出电路发出充电电路通、断命令,实现对整个充电器工作状态的控制,当闭合充电电路,外部电能经电源输入插头进入蓄电池内,达到充电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电压/电流反馈电路实时采集信号输出电路以及蓄电池内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并将该信息送入微控芯片内,通过微控芯片实现监控和管理。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蓄电池充电器相比,其充电时间比传统模式缩短1/3,省电理论节省40%,同时电池使用时间可延长30%-50%,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充电效率高、安全可靠等显著地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功率板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壳体1、电力输出接口2、电源输入插头3、降压电路4、整流电路5、滤波电路6、信号输出电路7、电压/电流反馈电路8、显示电路9、微控芯片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充电器,设有壳体1、位于壳体1内的主功率板、与主功率板输出端相连接的用于外接待充电设备的电力输出接口2以及与主功率板的输入端相连接的电源输入插头3,其中电源输入插头3和电力输出接口2分别位于壳体1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功率板上设有用于降低外部输入信号的电压的降压电路4,与降压电路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整流电路5,与整流电路5输出端相连接的滤波电路6,与滤波电路6输出端相连接的信号输出电路7,与信号输出电路7相连接的电压/电流反馈电路8,以及分别与电压/电流反馈电路8、降压电路4相连接的微控芯片10,其中降压电路4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插头3相连接,信号输出电路7的输出端与电力输出接口2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力输出接口2可以经缆线延伸至壳体1外部,也可以固定在壳体1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乐锐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乐锐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07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