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喷射式曝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0726.0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2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季华东;刘勃;洪卫;庄会栋;苏颖;邹晓凤;王建国;钱国峰;刘海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丰泰橡胶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02;B05B7/0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晓波 |
地址: | 264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喷射式 曝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对水处理中充氧用曝气器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独立、能够与供气管、供水管灵活安装并对曝气器性能有显著提高的高效喷射式曝气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曝气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周围设置多个混合喷嘴的圆形碟式喷射式曝气器,例如中国专利CN2700318、CN201447385U、CN201634512U、CN201908001U等;一种单混合喷嘴喷射式曝气器,例如中国专利CN2825632、CN101993145A、CN202121525U等。上述两种类型的喷射式曝气器在与进气管、进水管连接时基本上是采用法兰盘连接,如果在一根进气管及一根进水管上连接一个喷射式曝气器相对来说操作还较为方便,只需在进气管及进水管的一端加装法兰盘即可实现连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多是在一根进气管及一根进水管上安装多个喷射式曝气器,采用法兰盘连接则需要在进气管及进水管上分出多个支管,通过支管端部的法兰盘与喷射式曝气器进行连接,这无疑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安装操作的技术要求。
另外,评价喷射式曝气器性能的关键在于氧的转移效率及喷嘴的使用寿命。氧的转移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高速动力液流对空气的剪切效率,而喷嘴的使用寿命则与喷嘴材料、动力液流中污泥颗粒浓度的高低等因素有着直接关系。如何提高氧的转移效率,延长喷嘴的使用寿命成为提高喷射式曝气器性能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喷射式曝气器在于进气管及进水管连接时存在的技术问题,同时也为能够提高喷射式曝气器的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喷射式曝气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效喷射式曝气器,包括储气室、动力喷嘴、外射流喷嘴,动力喷嘴位于外射流喷嘴内部,两者同心套合,动力喷嘴的尾部外壁与外射流喷嘴的尾部内壁密封固定,在动力喷嘴与外射流喷嘴之间形成气液混合腔,在外射流喷嘴的喷嘴壁上开有空气吸入孔,其特征在于:该曝气器还包括用于与进气管固定的进气管抱卡及与进水管固定的进水管抱卡,进气管抱卡及进水管抱卡分别由上下卡部组成,上下卡部对合后形成圆柱管状;
所述的进气管抱卡的下卡部凸面与储气室顶部敞口密封固定,在进气管抱卡下卡部上设有进气孔与储气室贯通;
所述的动力喷嘴及外射流喷嘴的尾部与进水管抱卡上卡部凸面密封连接,并在该连接面设有进水孔与动力喷嘴内腔贯通;
所述的进水管抱卡上卡部部分凸面及外射流喷嘴的部分喷嘴壁与储气室底部敞口密封固定,所述的位于外射流喷嘴壁上的空气吸入孔位于储气室下方将储气室与前述的气液混合腔贯通。
所述的外射流喷嘴壁上的空气吸入孔,其距离外射流喷嘴尾部的长度略小于动力喷嘴口距离动力喷嘴尾部的长度。
所述的动力喷嘴及外射流喷嘴分别由喷嘴体及喷嘴口两部分组成,喷嘴口内腔为圆柱空腔。
所述的动力喷嘴及外射流喷嘴,其喷嘴体内腔直径由喷嘴尾部向喷嘴口方向逐渐收缩。
所述的动力喷嘴及外射流喷嘴,在动力喷嘴口内腔腔壁或动力喷嘴口内腔腔壁与外射流喷嘴口内腔腔壁中同时设有来复线。
所述的来复线数量为4、6或8条。
所述的来复线数量为6条。
所述的来复线线槽深度为喷嘴口内腔腔径的1/25-1/10。
所述的来复线线槽深度为喷嘴口内腔腔径的3/50。
所述的储气室、外射流喷嘴、进气管抱卡及进水管抱卡采用增强玻璃钢纤维制成,其外表面设有聚脲层。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效喷射式曝气器采用新型的环保材料实现超强的耐腐蚀和抗磨损性能,不但减轻了曝气器的自身重量,同时也提高了使用寿命;该曝气器增加抱卡结构,在与进水管及进气管连接时操作方便、密封性好,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通过在喷嘴口内腔腔壁合理设置来复线不但解决了喷嘴口易堵塞、喷嘴口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而且增强了对空气的剪切效率,提高了氧转移率,增加了水流穿透力,达到对废水进行高效曝气的目的。该高效喷射式曝气器结构合理、性能显著提高,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体曝气操作中。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效喷射式曝气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储气室,2、动力喷嘴,3、外射流喷嘴,4、气液混合腔,5、空气吸入孔,6、进水孔,7、进气管抱卡下卡部,8、进气管抱卡上卡部,9、进水管抱卡上卡部,10、进水管抱卡下卡部,11、进气孔,12、来复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丰泰橡胶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威海丰泰橡胶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07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身外水切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中控ACC汽车时差锁防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