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分式石墨坩埚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0715.2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7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闫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能源(青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5/10 | 分类号: | C30B15/10;C30B35/00 |
代理公司: |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3102 | 代理人: | 全宏毅 |
地址: | 810007 青海省西宁市西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分 石墨 坩埚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晶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分式石墨坩埚。
二、技术背景
随着单晶硅的规模化生产,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需要从各方面入手降低成本,而单晶直拉最显著的方法就是加大投料量,从而提高单炉成品率及产量,降低拉晶成本。但投料量的增加,造成单晶炉及石墨加热系统的不断加大,目前主流单晶炉内径已经达到1米,而且还有继续提高的趋势。这种大直径的单晶炉所使用的石墨加热系统规格,也随着单晶炉内径的增加而增大,造成生产上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处于高温区的三瓣石墨坩埚:
⑴ 在拆装炉过程中,质量大、尺寸大的石墨件的拆装,对操作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⑵ 石墨件的规格增大,使得加工所用毛坯料随之增大,从而增加了石墨材质的浪费,且不利于石墨件在单晶硅直拉过程中的更换,造成单晶硅生产成本的增加;
如何在单晶直拉生产过程中,安全有效地拆装炉,保证人员安全,并提高同规格零部件的更换率,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分式石墨坩埚,本实用新型拟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拆分式石墨坩埚,包括:石墨坩埚底(4),其特征在于可拆分式石墨坩埚由石墨坩埚筒A(1)、石墨坩埚筒B(3)、连接件(2)、墨坩埚底(4)四部分组成,其中,石墨坩埚底(4)的上端面开有凹槽,石墨坩埚筒B(3)安装在石墨坩埚底(4)上端面的凹槽内,石墨坩埚筒B(3)与石墨坩埚筒A(1)通过连接件(2)连接;其中连接件(2)为一横断面为T型的环或一横断面为H型的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石墨坩埚按纵向轴线分为四部分,增加了相同部件的更换率,节省了石墨坩埚在加工环节的料耗,并有效地减轻了操作者单次的搬运质量,减轻了操作难度和强度,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够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石墨坩埚筒A 2、连接件 3、石墨坩埚筒B 4、石墨坩埚底 5、工艺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1:一种可拆分式石墨坩埚,其由石墨坩埚筒A(1)、石墨坩埚筒B(3)、连接件(2)、石墨坩埚底(4)四部分组成,其中,石墨坩埚底(4)的上端面开有凹槽,石墨坩埚筒B(3)安装在石墨坩埚底(4)上端面的凹槽内,石墨坩埚筒B(3)与石墨坩埚筒A(1)通过横断面为T型的环(2)连接。
实施例2:一种可拆分式石墨坩埚,其由石墨坩埚筒A(1)、石墨坩埚筒B(3)、连接件(2)、墨坩埚底(4)四部分组成,其中,石墨坩埚底(4)的上端面开有凹槽,石墨坩埚筒B(3)安装在石墨坩埚底(4)上端面的凹槽内,石墨坩埚筒B(3)与石墨坩埚筒A(1)通过横断面为H型的环(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能源(青海)有限公司,未经阳光能源(青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0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五股式网绳拉丝机盘绳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沉铜机组用挂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