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黄鹤楼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9954.6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9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董晔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晔晖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6002 山西省朔***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鹤楼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型,特别是涉及一种黄鹤楼模型。
背景技术
黄鹤楼的建筑是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现楼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址仍在蛇山头。主楼高49米,共五层,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底层外檐柱对径为30米,中部大厅正面墙上设大片浮雕,表现出了历代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三层设夹层回廊,陈列有关诗词书画;二、三、四层外有四面回廊,可供游人远眺;五层为瞭望厅,可在此观赏大江景色,历代名人在黄鹤楼留下了大量的诗歌、词作、楹联、碑记、文章,其中″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的楹联较好地写出了黄鹤楼的气势。黄鹤楼是江南三大楼阁之一,为传承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人们将有纪念的建筑制作成模型,但是由于设计的不严谨,制作工艺的疏忽,黄鹤楼模型失去了原有的气势,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产品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黄鹤楼模型,解决上述产品存在的由于设计的不严谨,制作工艺的疏忽,黄鹤楼模型失去了原有的气势,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黄鹤楼模型,纯手工艺,按比例将黄鹤楼缩小,包括底板、台阶、门厅、柱子、栏杆、塔檐、翘角、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第六层、牌匾、塔顶,底板位于整个塔身的最下面,用来支撑整个木塔模型,台阶拾级而上,位于塔身与底板之间,在柱子上设有塔檐,塔檐两端设有翘角飞檐,在第一层塔身柱子的正上方粘上第二层,和第一层一样,第三层、第四层都是如第一层,第五层塔檐下柱子上设有牌匾,第六层没有柱子支撑,直接由塔檐覆盖在第五层的正上方,第六层上设有塔顶,每层之间都设有支柱,支撑上一层塔身,柱子之间设有栏杆,塔檐是层层延伸,翘角飞举,犹如展翅的飞鹤,所述黄鹤楼模型使用的材料为塑料、木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黄鹤楼设计科学,按实物的比例缩小,制作精细,纯手工艺制作,是人们互赠的佳品,具有浓厚的历史建筑韵味,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黄鹤楼模型,包括底板(1)、台阶(2)、门厅(3)、柱子(4)、栏杆(5)、塔檐(6)、翘角(7)、第一层(8)、第二层(9)、第三层(10)、第四层(11)、第五层(12)、第六层(13)、牌匾(14)、塔顶(15),底板(1)位于整个塔身的最下面,台阶(2)拾级而上,位于塔身与底板(1)之间,在柱子(4)上设有塔檐(6),塔檐(6)两端设有翘角(7),在第一层(8)塔身柱子的正上方筑第二层(9),和第一层(8)一样,第三层(10)、第四层(11)都是如第一层(8),第五层(12)塔檐(6)下柱子(4)上设有牌匾(14),第六层(13)没有柱子支撑,直接由塔檐(6)覆盖在第五层的正上方,第六层(13)上设有塔顶(15),每层之间都设有支柱,支撑上一层塔身,柱子之间设有栏杆(5),塔檐(6)是层层延伸,翘角飞举,犹如展翅的飞鹤,所述黄鹤楼模型使用的材料为塑料、木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晔晖,未经董晔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99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落地式旋转广告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面包板的单片机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