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简支梁现浇支架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9231.6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9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姚昌荣;李亚东;张迅;李兰平;顾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复使用 简支梁现浇 支架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铁路桥梁,特别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简支梁现浇支架体系,可实现快速搭设支架体系以及快捷高效完成支架预压。
背景技术
就地支架现浇施工方法是中小跨度桥梁的常用施工方法。尤其是在现代公路、铁路和城市道路建设中,其应用更为广泛。支架按其构造可分为满堂支架、梁式支架和梁柱式支架三种形式。无论采用哪种支架方式,在搭设支架前,都需要对桥下地基埋进行处理。尤其是采用梁柱式支架时,临时支柱受力较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一般土质基础均难以满足施工要求,因而不得不采取其他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处理。目前国内常用的现浇支架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有:翻挖晾晒回填法,该工艺工作量大,费用高,工期长;打入钢管桩作为支撑基础,在其上安装钢制或砼承台,这种工艺需要对打入钢管桩进行承载力试验,桩的打入精度也不高给施工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打入的钢管桩无法回收,大大增加施工成本;现浇条形基础法,这种方法在每一跨都必须重新浇筑混凝土,而且数量也比较大,施工费用也比较高。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对安装完成的支架宜采用等载预压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并观测支架顶面的沉落量”。预压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满堂支架的可靠性和消除其非弹性变形,测出支架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实际变形量,以便在挠度控制中修正立模标高。目前常用的预压方法有砂袋法、钢筋堆载法及水箱压重法等,就是在支架底模板上,按设计荷载的分布形式,吊装砂袋或钢筋、水箱,按设计工况进行逐步加载、卸载。但是,这些传统方法存在较多问题,如:预压准备时间较长、加载难度大,堆载高度高,操作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费用投入大,而且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时卸载时间长,易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简支梁现浇支架体系,以实现快速搭设支架体系和快捷高效完成支架预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简支梁现浇支架体系,包括在相邻两桥墩之间由上而下设置的模板体系、贝雷梁支架和支架体系,其特征是:所述贝雷梁支架顶面、支架体系下部沿顺桥向分别间隔设置上横向分配梁、下横向分配梁,在对应的上横向分配梁、下横向分配梁间横桥向间隔设置竖向预应力钢绞线;所述支架体系的下端与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可拆卸连接,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坐落于地基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千斤顶实现加载和卸载,预压加载力精确且操作简单、工期短,试验简便快速,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砂袋、钢筋、水箱的预压方式;在预压时可以按设计要求进行多级加载,在发现问题也可以及时卸载,避免加载事故发生,使用安全可靠;全部采用可拆卸装置,可多次重复使用,施工快捷,安全可靠,可大幅度地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五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简支梁现浇支架体系的纵向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简支梁现浇支架体系的横断面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简支梁现浇支架体系中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简支梁现浇支架体系中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简支梁现浇支架体系的基础换填示意图。
图中示出标记及所对应的构件名称:1、承台;2、桥墩;3、贝雷梁支架;4、模板体系;5、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6、反拉梁;7、钢管立柱;8、交叉连接构件;9、纵向连接构件;10、柱顶卸落梁装置;11、下横梁;12、上横向分配梁;13、横向连接构件;14、模板支撑体系;15、竖向预应力钢绞线;16、下横向分配梁;17、钢板;18、圆环钢板;19、加劲板;20、螺栓孔;21、换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9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电纺丝的接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良镀硼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