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绳头组合件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8816.6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3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蒋明明;洪浩;王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频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8 | 分类号: | B66B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组合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绳头组合件的安装结构,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无机房电梯的绳头组合件的安装结构,属于电梯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梯曳引绳(钢丝绳)的作用是连接轿厢和对重装置,并依靠其与曳引轮槽的摩擦力驱动轿厢的升降。绳头组合件是固定曳引绳的标准部件,因此,现有的电梯均设有钢丝绳及绳头组合件。由于无机房电梯的顶层高度就是最高楼层的层高高度,通常这样的层高要达到3.2米以上才可以正常安装无机房电梯。但是许多楼房的层高都是设计在3米左右,甚至为2.8米的高度,这样势必造成通常的无机房电梯无法安装。追其原因之一,是因为现有的绳头组合件一般都采用垂直方向安装,以致占用了一部分顶层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无机房电梯的绳头组合件的安装结构,以满足无机房电梯的安装高度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绳头组合件的安装结构,包括绳头组合件和绳头组合件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支架,所述转向支架固定在绳头组合件的固定支架上,所述绳头组合件水平固定在转向支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转向支架为设有转动轴的支架结构。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转动轴与曳引绳同步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一个转向支架,使绳头组合件水平固定在转向支架上,从而降低了绳头组合件所占用的顶层空间,从而实现了无机房电梯的安装高度要求;尤其是,将转向支架采用转动轴设计,使转动轴与曳引绳同步运动,可以避免曳引绳的运动遭受转向支架的摩擦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电梯绳头组合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梯绳头组合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绳头组合件;2、绳头组合件的固定支架;3、曳引绳;4、转向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图1是现有的电梯绳头组合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见:现有的电梯绳头组合件的安装结构是将绳头组合件1采用垂直方向安装在轿厢的顶部,占用了一部分顶层空间。
实施例
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绳头组合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梯绳头组合件的安装结构,包括绳头组合件1和绳头组合件的固定支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支架3,所述转向支架3固定在绳头组合件的固定支架2上,所述绳头组合件1水平固定在转向支架3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转向支架3为设有转动轴的支架结构,所述的转动轴与曳引绳4同步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一个转向支架3,使绳头组合件1水平固定在转向支架3上,从而降低了绳头组合件1所占用的顶层空间,从而实现了无机房电梯的安装高度要求;尤其是,将转向支架3采用转动轴设计,使转动轴与曳引绳4同步运动,可以避免曳引绳4的运动遭受转向支架3的摩擦损伤。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上述说明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频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频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8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扳手挂板
- 下一篇: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多接口电梯远程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