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遥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8610.3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2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巴特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H04N5/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遥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遥控器。
背景技术
许多电子设备都配备有遥控器,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远距离操控,该电子设备即为由遥控器远程操控的受控设备,其中最典型的即为电视机的遥控器。现有的遥控器包括外壳、容置于外壳内的控制电路及触发该控制电路的触发按键,其中外壳呈长方形,形状呆板,触发按键都密集的排布于外壳的表面,使用者必须目视遥控器才能确定各个触发按键的位置,进而才能准确的控制受控设备。
在环境光线不足甚至黑暗的环境下,使用者很难看清触发按键的位置,因此不能准确的操控遥控器;当使用者处于运动状态,不方便观察遥控器上的触发按键,导致操作不便;当需要连续按压多个触发按键时,需目视寻找遥控器上多个触发按键的相应位置,降低了操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遥控器,旨在实现不用目视遥控器就能准确操控遥控器的目的,实现对遥控器的盲操作。
为达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遥控器,包括便于人手握持的扁弧形的壳体、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控制电路及触发所述控制电路的触发按键,所述触发按键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凸出于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供人手的拇指搭置的第一握持位置及供人手除拇指之处的其余四指中的部分或全部手指搭置的第二握持位置,所述触发按键包括第一按键与第二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一握持位置,所述第二按键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二握持位置,所述壳体的表面于第二握持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按键处设有与手指适配的凹陷部。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的环形侧面,所述第一握持位置设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握持位置设于所述环形侧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按键为多个,且所述壳体的环形侧面上对应每一所述第二按键处设有与手指适配的凹陷部。
优选地,所述环形侧面包括供人手的手掌搭置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前端与第二侧面的前端之间的前侧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后端与第二侧面的后端之间的后侧面,所述第二握持位置设于所述环形侧面的前侧面。
优选地,所述遥控器还包括将人手约束于所述壳体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连接于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遥控器还包括将人手约束于所述壳体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固定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且该固定装置与该壳体之间具有供人手穿过的空隙。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可旋转的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按键为一个,所述第二按键为四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按键为一个,所述第二按键为三个,所述触发按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面上的一个第三按键。
优选地,所述触发按键为多个,所述控制电路上设有发声装置,所述控制电路被所述触发按键有效触发时由所述发声装置发出提示音,且每一所述触发按键对应的提示音不同。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遥控器,其外形便于人手握持,且将触发按键设置于人手握持遥控器时手指所处的位置。使用者无需目视观察触发按键的位置,凭人手握持遥控器的感觉就能准确分辨出各个触发按键的位置,利用手指按压相应的触发按键即可对受控设备发出遥控指令,实现对受控设备的远距离控制。从而可以在环境光线不足甚至黑暗的环境下实现对遥控器进行盲操作,尤其适合盲人使用;由于不需要观察触发按键的位置,使用者处于运动状态下时也可以方便的对遥控器进行盲操作;对遥控器多个触发按键进行连续变换操作时,由于不需要目视寻找遥控器上多个触发按键的相应位置,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操控遥控器,提高了操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遥控器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遥控器正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遥控器背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遥控器的侧视图;
图5是图1中遥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86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