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段式快速充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68493.0 | 申请日: | 2013-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8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斌;刘学;贺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段式 快速 充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段式快速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消耗,人类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能源效率问题,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已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和间歇式电源并网及输配技术。采用分布式发电技术,充分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铅酸蓄电池一种主要的储能设备,在直接供电和备用供电的应用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充分发挥铅酸蓄电池的作用,充电器电路在给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应给蓄电池充足电,同时尽量避免过充电,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由于铅酸蓄电池的电量和温度有关,因此在设计充电器电路时应考虑到温度对充电量大小的影响,从而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段式快速充电系统。本实用新型利用保护、检测电路对系统进行实时采样,获取充电电路的相应工作参数,通过UC3906芯片和UC2823芯片的处理,控制buck电路工作状态,完成对蓄电池的三段式快速充电,同时使用完善的保护、检测电路对整个系统进行保护和监控,提高了系统稳定性,有效地避免过充现象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段式快速充电系统,该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buck电路,集成控制电路,蓄电池,保护、检测电路五部分组成。其中,集成控制电路主要是由UC3906芯片和UC2823芯片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如下: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和buck电路的输入相连,buck电路的输出与蓄电池的输入相连,保护、检测电路的输入与太阳能电池板、buck电路、蓄电池均相连,保护、检测电路的输出与集成控制电路中的UC3906芯片的输入相连,UC3906芯片的输出与UC2823芯片的输入相连,UC2823芯片的输出与buck电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护、检测电路获取系统各部分电路的相应工作状态,将上述获得的电路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相关处理后,接至集成控制电路中的UC3906芯片进行三段式充电控制,之后将控制信号输出给集成控制电路中的UC2823芯片进行功率放大,控制buck电路的工作状态。此外,保护、检测电路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若系统某部分电路出现异常时,保护、检测电路中相关电路响应异常,进行保护动作,提示操作人员电路出现异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系统的结构紧凑,制作成本低,电路简单,工作可靠,自成一体,便于推广。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是利用保护、检测电路对系统进行实时采样,获取充电电路的相应工作参数,通过UC3906芯片和UC2823芯片的处理,控制buck电路工作状态,完成对蓄电池的三段式快速充电,同时完善的保护、检测电路对整个系统进行保护和监控,提高充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效地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三段式快速充电系统原理示意图。图中1.太阳能电池板,2.buck电路,3.集成控制电路,4.蓄电池,5.保护、检测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三段式快速充电系统原理示意图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buck电路2,集成控制电路3,蓄电池4,保护、检测电路5。
工作原理:太阳能电池板1将光能变化为电能后向外输出,通过buck电路2,直接给蓄电池4进行充电;保护、检测电路5实时获取buck电路2和蓄电池4的相应工作状态参数,并将上述获得的电路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相关处理后,送至集成控制电路3中的UC3906芯片进行三段式充电控制,之后将控制信号输出给集成控制电路3中的UC2823芯片进行功率放大,输出功率信号直接送至buck电路2,控制其充电,完成三段式快速充电操作。此外,保护、检测电路5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若系统某部分电路出现异常,保护、检测电路5中相关电路响应异常,进行保护动作,提示操作人员电路出现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8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水处理及灭菌组合装置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医药废水的蒸发浓缩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