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束耐张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8384.9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9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龙;姜迪辉;施成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力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2 | 分类号: | H02G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束 耐张线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金具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束导线用的耐张线夹。
背景技术
在电力线路中,集束耐张线夹适用于集束架空导线终端或耐张段两端,起固定拉紧集束导线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集束耐张线夹普遍存在的缺陷是:对集束导线的握力不足,不能满足标准中对握力的要求,自锁能力不够,导线容易滑移导致掉线,安装不方便,容易导致安装错误,容易损伤导线绝缘层,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集束耐张线夹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握着力大、且对所夹持导线损伤更小的集束耐张线夹,被该线夹夹持的导线不会发生掉线,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束耐张线夹,包括楔形拉板、U型拉杆、夹线底座、夹线盖板、金属压板和螺栓紧固组件;所述楔形拉板左右两侧设有挂耳,所述U型拉杆与挂耳连接;
所述楔形拉板上下两侧依次对称设有所述夹线底座、所述夹线盖板和所述金属压板,所述楔形拉板、夹线底座、夹线盖板和金属压板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用于设置螺栓紧固组件的紧固孔;
各所述夹线底座与所述楔形拉板邻接设置;所述夹线底座上成型有两个第一线槽,所述夹线盖板上成型有两个第二线槽,所述第一线槽与对应的第二线槽组合构成夹持外接导线的夹线孔,设于所述楔形拉板上的紧固孔为与所述夹线孔同向设置的腰形孔;
所述夹线底座上的第一线槽宽度大于所述夹线盖板上的第二线槽宽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线底座为楔形,其倾斜方向与所述楔形拉板的倾斜方向相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的槽壁上成型有凸起的倒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线底座靠近所述夹线盖板的一侧设有与一个紧固孔同轴心设置的第一管状凸台,所述夹线盖板靠近所述夹线底座的一侧设有供所述第一管状凸台插入的插槽;所述夹线盖板靠近所述夹线底座的一侧设有与另一个紧固孔同轴心设置的第二管状凸台,所述夹线底座靠近所述夹线盖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二管状凸台插入的插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栓紧固组件包括螺栓和所述螺栓配套的螺母;
所述螺栓为方颈螺栓,对应的所述金属压板上的紧固孔为方形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集束耐张线夹中,设置在夹线底座上的第一线槽的宽度大于设置在所述夹线盖板上的第二线槽的宽度,该种结构的线夹安装完成后,所述夹线盖板能够将导线紧紧压在所述第二线槽中从而更多地让导线的张力通过夹线底座传递到楔形拉板上再传递给U型拉杆,使各线夹对导线产生更大的握着力且不损伤导线,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集束耐张线夹中,由于所述夹线底座为楔形,其倾斜方向与所述楔形拉板的倾斜方向相反,当楔形拉板与夹线底座产生顺线方向的相对移动时,楔形拉板对夹线底座产生向外的推力,使所述楔形拉板两侧的夹线盖板及金属压板处于平行,这样螺栓紧固组件始终能均匀的施加压力在线夹上,从而使得夹线效果更好。
(3)本实用新型的集束耐张线夹中,通过在所述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的槽壁上设置凸起的倒钩可增加线夹对导线的握着力,避免导线在夹线孔内产生滑移。
(4)本实用新型的集束耐张线夹中,通过设置第一管状凸台和第二管状凸台以及与之对应的插槽可保证夹线盖板不会反安装在夹线底座上,确保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内的倒齿的方向正确(即设置在第一线槽内的倒齿和设置在第二线槽内的倒齿朝向相同,且朝向U型拉板方向延伸),从而使该线夹能够更好的将导线夹持,另外,采用这种结构也能避免了导线与螺栓紧固组件接触,这样即使被夹持导线的绝缘皮破损,螺栓紧固组件也不会带电,使用更加安全。
(5)本实用新型的集束耐张线夹中,所述螺栓紧固组件中的螺栓为方颈螺栓,对应的所述金属压板上的紧固孔为方形,采用这种结构可防止在安装线夹时螺栓紧固组件的螺栓随螺母一同被拧动,使得安装操作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束耐张线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沿A-A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楔形拉板;11-挂耳;2-U型拉杆;3-夹线底座;31-第一线槽;4-夹线盖板;41-第二线槽;5-金属压板;6-螺栓紧固组件;7-第一管状凸台;8-第二管状凸台;9-夹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集束耐张线夹的一种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力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固力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83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光控路灯开关
- 下一篇:一种“串联-并联”可调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