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7905.9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1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叶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剑锋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112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的园林绿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植物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筑物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高;造成城市内的人口密度增加,且城市的绿化分布不均匀;城市的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差,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很多公司开始在建筑物内外搭设植物墙,既可以起到美观,也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但目前的植物墙大多是设置在建筑物外,如申请号为200720088389.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绿化植物墙,该植物绿化墙由植物绿化箱格、安装架和水槽组成,安装架固定在墙体上,植物绿化箱格通过植物绿化箱格上的挂钩挂在安装架上,水槽安装在植物在植物绿化箱格下方。这种植物墙没有考虑到水槽的水会溢出到外面,如果设置内墙体上,在会往内墙上渗水,水蚀墙体。如果在内墙体上设置一层防水材料,则成本会提高不少;且一旦植物墙更换位置,则需要在不同的内墙体上设置防水材料,使用不方便,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装饰于内墙体的植物墙,该植物墙防水性高,无需使用防水材料,安全环保,且安装快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植物墙,包括骨架和多个可拼装的绿化板格组件,所述绿化板格组件包括面板和植物容器,植物容器固定于面板上,面板固定于骨架;所述面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防水连接结构,上下相邻的面板通过防水连接结构连接;左右相邻的面板之间设有防水连接件并通过防水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连接结构包括面板的上端部向后凸起形成的加厚部,所述加厚部的正面设有与面板的下端部相配合的安装缺口。
作为等同变形,所述防水连接结构包括面板的下端部向前凸起形成的加厚部,该加厚部的背面设有与面板的上端部相配合的安装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凸起的左隔水板和右隔水板,所述防水连接件为凹字形件,位于左侧的面板的右隔水板和位于右侧的面板的左隔水板分别与凹字形件插接并分别与凹字形件的相应的侧板抵接。
优选地,所述右隔水板的右端面设有右卡槽,所述凹字形件的左侧板设有与右卡槽相配合的左卡块,所述左隔水板的左端面设有左卡槽,所述凹字形件的右侧板设有与左卡槽相配合的右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植物容器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上下间隔分布,固定组件包括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所述植物容器包括设置位于两侧的固定耳,两个固定耳分别卡接于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上。
优选地,所述左支撑块的上端和右支撑块的上端分别设有用于容置固定耳的缺口,两侧的固定耳分别卡入相应的缺口中。
优选地,左支撑块的右侧上端和右支撑块的左侧上端分别设有与固定耳相配合的滑槽,植物容器两侧的固定耳分别插入相应的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设置于面板上的上限位块,当植物容器与固定组件卡接时,上限位块与植物容器的上端面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墙还包括水流系统,水流系统包括喷流管道,所述喷流管道呈横向设置且位于最上方的植物容器的上方;植物容器呈多列设置,所述喷流管道的下方设有多个出水孔和多个上引流管;上引流管的入口与相应的出水孔相对,上引流管的下端伸入相应每列最上方的植物容器的腔体内;所述植物容器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和与出水口相配合的出水管,每列植物容器的相邻两个之间设有引流管,引流管的上端与位于上方的植物容器的出水管套接,引流管的下端伸入位于下方的植物容器的腔体内;所述水流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面板下方的废水回收装置;所述每列最下方的植物容器的下方设有下引流管,下引流管的上端与相应的每列最下方的植物容器的出水管套接,下引流管的下端伸入废水回收装置内。
优选地,出水孔处设置有滴嘴或可以控制水流量的水阀,滴嘴或水阀与相应的上引流管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容器的前端面呈弧形,且前端面的上端设有溢流口;前端面还设有溢流槽,溢流槽的上端与溢流口的下端相连,溢流槽的下端与出水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容器的前内侧面和后内侧面分别设有呈交错设置的隔板,植物容器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植物的固定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剑锋,未经叶剑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79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