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石墨烯层的透明导电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7604.6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7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金虎;常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04 | 分类号: | H01B1/04;B32B9/04;B32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钟守期;王媛 |
地址: | 21314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石墨 透明 导电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明导电玻璃,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石墨烯层的透明导电玻璃。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玻璃是一种叠层材料,其是以玻璃为基片,在其上镀以氧化物、金属或氧化物复合膜。透明导电玻璃不仅具有导电性,而且同时具有透光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透明导电玻璃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现有的透明导电玻璃的结构通常是从内至外依次为二氧化硅、氧化铟、锡掺杂氧化铟(ITO)的三层式玻璃结构。然而,在这种透明导电玻璃上作为透明导电膜使用的ITO使用了稀有金属铟,该原材料铟的价格持续上涨,使得ITO价格日益升高。此外,由于ITO质地坚硬且易碎,所以其不能满足一些新应用(例如可弯曲的LCD、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要求,并且具有操作性差的问题。此外,制备ITO的工艺复杂,需要喷镀、蒸发、脉冲激光沉积、电镀等工艺,因此生产成本高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使用了导电性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然而,导电性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虽然可以得到和ITO同等的电性质,但无法避免的是得到的导电性薄膜的透射率低,因而无法实际应用。当使用导电性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时,如果希望得到和ITO同等的电性质,则与ITO相比透射率更低;若提高透射率,则导致导电性差。当透射率低时,在用于显示器应用时会有视觉分辨度变差的问题。
因而,迫切需要能够同时满足透射率和导电性能要求的新型透明导电玻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明导电玻璃,该透明导电玻璃包括玻璃基材和覆在玻璃基材上的透明导电层,其中,所述透明导电层由石墨烯层和增透层层叠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玻璃基材包括石英玻璃、高硅氧玻璃、钠钙玻璃、铅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或磷酸盐玻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玻璃基材的厚度为0.1-3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玻璃基材的厚度为0.3-2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玻璃基材的厚度为0.5-1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光学增透层材料为TiO2、SiO2、MgF2、PbS、ThF4或LaF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光学增透层的厚度为120nm至700n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光学增透层的厚度为200nm至600n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光学增透层的厚度为300nm至400n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石墨烯层的厚度为10nm至1000n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石墨烯层的厚度为30nm至500n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石墨烯层的厚度为50nm至200nm。
本实用新型可在提供低电阻率的同时保证透射率,并能够降低生产透明导电玻璃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案的透明导电玻璃的示意图。
应理解,附图仅出于示例目的,并未绝对地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明导电玻璃,如图1所示,该导电玻璃101包括玻璃基材1和覆在玻璃基材上的透明导电层2,其中透明导电层2由光学增透层(不导电)3和石墨烯层4层叠组成。
玻璃基材1可以为商业上可提供的多种玻璃,例如石英玻璃、高硅氧玻璃、钠钙玻璃、铅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等,但应理解,其他玻璃也是可行的。玻璃基材1的厚度可以为0.1-30mm,优选地为0.3-20mm,更优选地为0.5-15mm,但应理解,其他厚度也是可行的。
玻璃基材1上设有透明导电层2,该透明导电层2由光学增透层(不导电)3和石墨烯层4层叠组成。其中,该光学增透层3用于提高透过率。光学增透层3可以是本领域中常用的增透材料,例如TiO2、SiO2、MgF2、PbS、ThF4或LaF3等。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技术将光学增透层3施加到玻璃基材1上,所述技术包括溅射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必要时,采用惰性气氛。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采用溅射法将光学增透层3施加到玻璃基材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76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